坭兴之韵:陶瓷艺术的魅力

发表时间: 2023-08-10 17:40

南珠瓶 容小卡作品

坭兴陶的开山鼻祖

钦州“坭兴巷”(今宜兴巷)

广西北部湾,有一座神奇的滨海之城——钦州。原本,作为一座海滨城市,钦州有一两种海洋特产不算奇,奇就奇在它出产了一种绝妙的陶土,能淬炼出堪称“中国一绝”的陶器。据说,要是把茶叶放在这种陶土做成的陶罐中,茶叶可经数年不会霉变;用这种陶土制作的茶具泡茶,茶水隔夜色味都不会变。这种神奇的陶土究竟是怎么出现在钦州这个地方的呢?

陶土之所以奇特,跟钦州独有的水质、土质、林木等资源有着极大的关系。

史书对钦州是这样记载的:钦州,古称安州,隋开皇八年(588 年)改称钦州,乃钦州得名之始。钦州地处中国南疆,古有“天涯”之名,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通道进入中国,合浦汉墓中的琉璃、玛瑙、水晶等舶来品就是明证。宋代,钦州博易场是广西三大博易场之一。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其记录岭南社会的名著《岭外代答》中,就详尽描写了当年钦州博易场交易的繁盛景象。

钦州有一条江,名钦江。钦江如城之白玉腰带,绕城而过。以江为界,在西面的小山坡上有一种泥土呈紫红色,为硬质黏土,含铁量较高,与宜兴的紫砂稍像,现叫西泥,又称紫泥。而在东面低凹地带有一种软性白土,细密质软,接近高岭土,俗称五花泥,现叫东泥。

就在钦州这个地方,清代咸丰年间,有一位名叫“胡老六”的陶艺人从军,在广东、江苏等地活动。一次,胡老六在战场上收缴了一支烟枪,见其制作精美,便偷偷把它藏在了身上。

从部队回到钦州,受烟枪启发, 胡老六一直想用一种新方法研制出一把更坚硬的烟斗。一天,正在钦江旁坡地耕种的胡老六忽然灵机一动:这西泥东泥一硬一软,一个起到骨架作用、一个有血肉的效果,何不用它们来试做一把烟斗?于是,他先是把西泥去沙提炼出纯泥,然后与东泥按一定比例配制,做成坯体。多次烧制坯体后再进行打磨,一把细腻、幼滑且呈现出古铜色的吸烟坭器终于做出来了。或许,胡老六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这一尝试竟从此把钦州陶器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开创了一个在中国陶业领域中变化无穷、神秘莫测的新天地。

后来,除制作烟斗之外,胡老六还制作墨砚、笔架、香炉、花盆等。无论做什么陶器,都一样古香古色,这既不同于一般的陶器,也有别于一般的瓷器。于是,跟着做的人便多了起来。人们纷纷开生产作坊,设销售店铺……

刚开始,从事坭兴研制的只有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等数家,到清代同治年间,随着黄广益、符国音、曾芳声、周泉声、姜湘纪、章秀声等人的加入,钦州鱼寮街一带开设的坭兴作坊、店铺竟达40 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遂成坭兴一条街。

咸丰以后,烟斗在一些工匠的精心设计和研究下,制作更为精良。那时,烟客们都以得到一把坭兴烟斗而自足、自豪。不久,小巷便有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烟斗巷,也就是坭兴巷。

光绪以后,胡老六手艺愈发精湛, 所制的坭兴烟斗不仅因价廉物美而在国内盛行一时,还通过旅居东南亚各国的侨商,由海路或陆路辗转输往国外。从此, 坭兴陶名声大振,并开始为国际所认识。后来,胡老六停止生产烟斗,专门带徒传艺,从事花瓶等坭兴陶工艺品的生产。由此,这位老艺人让积淀了千年历史的钦州坭陶器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坭兴陶。

钦州“坭兴”得名,是因为钦州生产的这种无釉陶器与江苏宜兴生产的陶器相似,一班好摆弄名器、附庸风雅的士大夫便把它取名为“宜兴”。另外,因钦州当地念“宜”字音和“坭”字音相同,陶器原是坭器,“兴”就本地的解释有喜爱之意,“坭兴”两字合起来就是钦州的坭器为世俗喜爱的意思,于是便取“坭兴”为这种新的钦州陶器定名,胡老六也因此被称为坭兴陶的开山鼻祖。

万年桂陶,千年传奇

广西钦州坭兴陶起源于唐代以前, 文化底蕴深厚, 素有“万年桂陶,千年传奇”之美誉。

唐宁道务碑残部

1946 年,《钦县志》记载:“ 我钦陶器, 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经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5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钦州就出现了陶器。1978 年, 广西考古专家对那丽镇独料村禾塘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出土夹砂红陶制品陶片2000 余片,这是目前在钦州所发现的最早的陶器。

汉代至三国时期,钦州南面的小董大量生产米字纹形的印纹陶。到了隋、唐两代,钦州已生产出碗、盘、提梁壶之类的青瓷产品。

1976 年6 月,广西文物考古工作队在今钦南区久隆镇上东坝村北200 米处的安州故城址实地勘察时,采集到鎏金小佛像、莲花瓣瓦当、席纹陶片、绳纹砖等,多属隋唐时期的遗存。

1988 年,在距钦州市东场镇西部约5000 米的潭池岭(也称唐瓷岭)、母鸡坑等地,考古发现多处隋唐时期的古瓷窑遗址。在遗址发现大量的陶瓷片,器型有碗、盆、钵、缸、杯、壶等,器物多施青釉,也有弦纹黑陶。经专家鉴定,这些均为隋唐时期的遗存。

民国九年(1920 年),在钦州城东隋唐大墓发现一道高约120 厘米、宽80 厘米、厚9 厘米的陶制墓碑。该陶碑为唐代刺史宁道务的墓志铭碑,有着“中国第一陶刻”之称。宁道务,历任县令、州牧、太守、刺史等官职,约于唐开元二十年(732 年)去世,逝后其功绩被镌刻在这一块巨型陶碑上。宁道务的墓志铭碑刻字通体楷书,胎体灰白色,外观状如石碑,胎质坚硬致密,烧成温度较高。该碑出土破为大小10 块,后来大部分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遗失,现仅存一角,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我国碑志中,少有超过千字的陶刻, 然而此碑共计1600 多字,十分罕见。

隋唐后,钦州制陶一直绵延不断。至明清两代,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影响,一些商人在钦州开设日用陶器工厂。民间的碗窑、砖窑、缸瓦窑已遍布钦州各地,为坭兴陶的出现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工艺技术条件。

钦州坭兴陶经历了自南北朝隋唐以来1000多年的兴衰起落,因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传承、发展,在国内外取得了诸多非凡的成就。

1953 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现重庆)荣昌陶共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1962 年,我国著名音乐家田汉在钦州坭兴工艺厂参观坭兴陶代表作品后,曾题七绝一首,赞云:“钦州桥畔紫烟腾,巧匠陶瓶写墨鹰。无尽瓷坭无尽艺,成功何止似宜兴!”钦州坭兴陶的独特价值和非凡荣耀不仅是过去时,也是现在进行时,更是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之未来时。

窑变一绝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是有讲究的,亦是家常的,兼具知性与人性,如此,一把好壶便是喝茶时不可或缺的家什。很多茶客泡茶时都爱选用宜兴紫砂壶当茶水的容器,据说,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长期保证茶水的色、香、味之真髓。要知道,除了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也是茶客们的宠儿。

钦州坭兴陶的特别之处,除了以钦州特有的泥土为原料,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绝”——窑变。这种陶不上釉、不添彩,坯体就能变化出许多色彩。在经过神奇的窑变后,陶瓷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路,无比幽雅别致。

何谓窑变?一般来说,陶瓷出窑后产品只要在颜色、形状、声音或质地上发生了特异变化,都可称为“窑变”。宋人笔记《清波杂志》说:“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由于缺乏对窑变科学原理的认识,古代陶工往往以为窑变即有妖怪作祟,遂将发生窑变的产品打碎,这种现象一开始时有发生。

窑变的结果,不外有两种:一是窑病,二是窑宝。关于窑宝,清代《南窑笔记》说:“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妖怪”打得多了,窑户终归还是被窑变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随着长期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窑变现象才逐渐科学地被人们所认识。刚开始,古人将窑变定义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窑内温度、气氛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后来窑变的定义越来越宽泛。明代笔记小说集《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而在清人所撰《陶成纪事碑记》中,则将“人巧”所为(人工施釉)的釉色变化加进了窑变的定义中。《景德镇陶录》也认为:“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

坭兴陶窑变效果

从“天工”到“人巧”,从偶然到可控,历经了数百年的时光。对这种具体的“人巧”之法,《南窑笔记》曾记载:“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比如,钧瓷窑变便是施釉窑变。钧瓷素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它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和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奇妙韵味位居“中国五大名瓷”。钧瓷创造出铜红釉稳定的窑变工艺,烧制出绚丽斑斓的窑变釉,改变了以往瓷器单一色釉的局面,开辟了陶瓷色彩的新天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坭兴陶大有不同,它的窑变乃无釉窑变。其胎体色泽、纹路的变化完全随器物的烧制自然而成,无须挂釉和上颜料,即可呈现绚丽斑斓的色彩和自然纹理,同样有着与釉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妙。这就相当厉害了。要知道,此前坭兴陶的颜色多为单一的朱红色或紫红色。一个窑近千件陶品烧制下来,偶有一件或少数几件窑变成深绿色或古铜色,窑变率极低,因而窑变也被喻为“火中求宝,一件难求”,那些经窑变过的坭兴陶更被视为“坭兴珍 品”。

坭兴陶这种神奇的无釉窑变是怎么产生的呢?究其因,主要是坭兴陶陶土天然含有5% ~ 8% 的氧化铁及少量的氧化钛,而铁、钛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中所得到的化合物颜色不同,导致坯体变色。过去,由于坭兴陶用的是柴火龙窑烧制,火候难以控制,加上窑工并不清楚窑变的科学原理,窑变精品的获取只能听天由命。后来,通过科技攻关,改进了烧制的炉窑,使得科学控制烧成温度和气氛成为可能,坭兴陶窑变的成功率达到了60%以上。

烧成的坭兴陶质地细腻,坚硬结实,古朴幽雅,一般为赭石色。经过加工打磨后,遂呈现金黄、栗色、紫红、古铜、天斑、虎纹、铁青、墨绿等天然之色。这些色彩都是人工无法调配的,得之偶然,并无定格,也绝无雷同。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古铜色窑变。古铜色窑变,是在坭兴陶烧制完成后,去除陶器表面窑变(氧化)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近似古代青铜器的古铜色。古铜色色泽古朴光润,有着泥土般的纯朴,使得整个陶器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和质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呈现包浆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坭兴陶的窑变,将深浅浓淡的色彩镌刻勾勒,皴擦染点之间,使坭兴陶意韵丛生。纵是未经雕琢的素壶,丰富的窑变效果也赋予了其别具特色的韵味,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1997 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将坭兴陶与壮锦一起列为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宝”,使之成为受国家保护的传统工艺品。作为传统工艺,钦州坭兴陶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遂被冠上“中国一绝”之誉。

坭兴六艺古法

《史记》有云:“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这段话,不仅概括了历史名人名留史册的根本原因,而且还可作为坭兴陶何以名贵的精准概括。世有非常之品必出自非常之艺。坭兴陶亦如此。

坭兴陶的制作工艺大概可分为选料、风化、炼泥、陈腐、制坯、雕饰、烧制、磨光等。坭兴陶手艺人后将其总结为“搂、挥、辘、挑、窑、光”坭兴六艺,这六艺又可细分为72 道工序。坭兴六艺古法,其独具一格的陶器烧制技艺,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在数千年前已采用的“泥料配置、刀刻装饰、无釉还原素烧, 产品研磨硬光”等淳朴的制陶技法,是目前国内陶瓷行业中,最具备史前文明工艺特征的代表性陶种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技艺的本真性。

“搂”,在钦州方言中是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起来的意思。这是坭兴陶烧制六艺古法之第一步:对陶土进行采选和配制。先是采选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两种泥——软质的东泥和硬质的西泥。将东泥放入工棚内通风干燥,西泥放露天雨淋、曝晒。后把东泥西泥分别用石锤敲碎,拣除草根杂物,筛出细料,去粕存精,最后按照“软六硬四”的配比称量混合,即得到上品泥料。

拉坯

“挥”,是坭兴陶坯料的制备技艺,包含淘洗、沉淀、过滤、陈化、炼制等工序。先将配置好的上品泥料放入缸中浸透并充分搅拌。澄过数次,滤过数次,专取泥之油液,继以腊、嗨、搓、揉等手法滤水、滤气,再经沤郁调养,掌控其干湿,提炼其韧性,即可炼成“精泥”。

“ 辘”, 是坯体的成型方法。因传统制陶要用到辘轳(陶轮),所以称“辘”。坯体成型是制陶工艺的关键,包括成型、修整和养护等工序。学习拉坯通常需三五年才能有所小成,一个技艺高超的拉坯师傅起码要花10 年的时间才能练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坭兴陶的成型工艺已经不限于拉坯,还包括模具刀压成型、注浆成型、印压成型等新型成型方式。

“挑”,即剔除多余的东西,具体指的是素刻装饰。该工艺包括刻画、镂空、贴塑、填花、线雕、平雕和浮雕等技法。装饰工艺主要为白描和 浮雕。白描即先在未干的泥坯上描绘图案的线条,然后以刀代笔,勾勒出中国画白描的效果。浮雕是全凭艺术家手工直接在泥坯上雕刻。

“挑”可在干坯上进行,也可在湿坯上进行。坭兴陶泥质含水量适中,质地细腻,可塑性好,结实润滑,制成的陶坯坚而不脆,硬而不散,柔而不软,韧而不黏,是各种陶刻艺术创作无可比拟的优质坯材。历代陶艺师们充分利用坭兴陶土的优势,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家艺术融于一体,形成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遂成“世人一宝”。

“窑”,是坭兴陶的烧制工艺,包括装窑、烧窑和控制窑变3 道工序。制陶之成败,关键在烧窑。坭兴陶最大的特色——窑变,即通过烧窑得到。自古至今,掌控窑火的一般都是窑主。窑主须时刻观察窑火,通过操控“浊、亮、清”三种火色,经“窑火三浴”烧制出变化莫测的坭兴陶器。

“光”,指磨光,是制作坭兴陶的最后一道工艺。普通陶品经细磨后,加热,在表层抹上蜂蜡,使其渗透,冷却后再用竹片刨去多余的蜡层,用麻布抛光即可。经龙窑烧成的坭兴陶表面形成的“火皮”,一般色泽灰暗,要经过打磨方有“脱皮显肌”之功效。

坭兴六艺古法72 道工序,不仅使得钦州陶器逐步走上规模生产之路,还铸就了坭兴陶“坭出天然、陶质康健、器形朴美、窑色艳绝、质坚如铁、发声如磬、明净如水、气润如玉”之独特的品质。

坭兴陶“先锋煲”

大量的生活日用陶,甚至是攻击敌人的武器,都可用坭兴陶来制作。清末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动员乡亲们日夜赶制了一大批造型独特的坭兴陶“先锋煲”,直径约10 厘米,灌满火药,作为冲杀武器,运至前线。“先锋煲”硬朗如铁,刚性强,爆炸威力大,伤亡敌军无数,助冯大将军最终取得镇南关大捷,国人士气大振,而坭兴陶“先锋煲”也因此功名彪炳青史。


坭兴陶艺术传承

手艺之于匠人,是谋生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坚守、文化理念的认同与传承。对于一代代坭兴陶手艺人来说,凭借自己的双手,使泥土在千年炉火中羽化,炼成熠熠生辉的陶器,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惯常的生活,也是他们一辈子努力经营的一份事业。

从20 年前寥寥数家坭兴陶厂发展到今天400 多家坭兴陶生产企业,坭兴陶从业人员已超过万人。一代代陶艺人将坭兴陶制作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坭兴陶也造就了一批批工艺美术大师。如民国时期钦州著名品牌“黎家园”黎昶春、黎昶昭兄弟,当代陶瓷工艺大师李人帡、陆景平、梁荣贵,还有坭兴陶书画、雕刻艺术家王兆儒、刘明洲、邓敦伟。目前,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已近200 人,可谓百花齐放。

钦江古龙窑

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人帡说:“观坭兴陶艺术品不仅是看它美的外形,更多的是领悟坭兴陶背后蕴含的文化智慧。”自古以来,钦州就是壮族人民聚居之地。秦汉时不断有中原汉族先民迁居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聚合汉、壮、瑶等多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元、明两代,钦州更成为南方历史悠久的贸易中心之一,形成了聚合南北文化、兼容中西文化的特点。李人帡从钦州独有的地方文化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的坭兴陶精品,不仅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科技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还飞跃重洋走进了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等欧美国家级博物馆。

近年来,钦州不仅将钦江边上的古龙窑申报成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对钦州老城的水东缸瓦窑村坭兴古陶文化遗址进行了保护。除此之外,在大力建设传承设施、扎实开展传承活动方面也有创新性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古龙窑火祭大典。

作为陶瓷大国,但凡有窑口的地方皆有“祭窑”一说,如今,这一古老的民俗已不多见,但在钦州,祭礼犹存。早年,因陶业不景气,火祭活动一度被叫停。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钦州自2016 年起又恢复了这一活动。第一届“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就选择在钦江东岸缸瓦窑村的钦江古龙窑举行。

古龙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前后,600 多年间,数易窑址,历经了九座古龙窑的窑火传承,见证了中国坭兴陶的辉煌和起伏。钦江古龙窑窑身长70 米,是传承千年坭兴陶的龙图腾,极具文物保护和利用价值。

在传统坭兴陶烧制技艺中,火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古代,每当起火烧窑,窑主都必先举行这一个虔诚的祭祀活动。祭窑祭的是哪位神仙呢?陶器,火中取宝,唯有窑火旺盛,方能保证器有所成,因此,祭礼首祭,自然是司火之神。“龙头三牲拜华光,龙尾羹饭祭先师”,这里“龙头”“龙尾”分别指的是窑头火口和窑尾烟囱,而“华光”即造火天神,俗称“窑头公”。烧窑的过程中,华光的神位是不许撤掉的,香火不能断。神坛上须备有青竹枝叶、清水,时不时用竹枝蘸点清水轻洒周围。过去,设祭有时要请来师公或戏班、八音班或岭头班,又唱又跳又舞,通过欢歌乐舞祈求得到造火天神保佑烧窑平安,陶色光鲜。先师有五位,即落地生根钦州,陶器开基立业的始祖,按顺序分别是张国泰、莫国麟、苏田董、刘昌贤、颜文秉。祭祀时,由嫡系传承人(窑头师父)主祭。每次开祭,主祭人先念先师名讳,恭请各位神灵到位入座,享受牲醴羹饭,以保佑烧窑平安,保佑陶器火色光鲜……

第一届“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现场表演了拜窑神、草龙接火、点火烧窑等仪式,精彩纷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主线打造的火祭大典,再现了民间远古流传下来的气势恢宏的开窑场景。

古龙窑火祭大典现已成为一项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时至今日,通过这样的仪式,人们愈加敬畏天地、敬畏自然。人类创造了恢宏灿烂的文明,科技日新月异如斯,可人类面前却并不是坦途一片,依旧充满着艰险与未知。持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心怀天地,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摘编自:《美丽广西:千年坭兴陶专刊》;原载于《广西陶瓷——火与土交融的艺术》,汪常明编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