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与绿茶的口感差异:村姑陈从工艺角度解析

发表时间: 2022-12-19 23:3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发来的照片。

说最近在喝新白茶。

这个年景,喝新白茶当真不错。清清爽爽,冰冰凉凉。

时疫当前,喝点白茶,一为清心,二为清喉。

正打算赞赏这个从前喝不喝白茶的茶友的正确选择,却没承想,他抛过来一个奇巧的问题:这白茶喝起来怎么跟绿茶很像?

我失笑。

这个问题,很多年没有被问过了。

从前的从前,彼时白茶初兴,亦有许多茶友从绿茶里过来,开始欣赏白茶的鲜香醇爽,然一喝,大多会问,为什么这白茶喝起来跟绿茶很像?

而现在,白茶如日中天,早已经没人这么问了。

白茶是白茶,绿茶是绿茶,自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白茶确实有一些口感上的特征,与绿茶是重叠的。

比如,茶汤中的清新,茶汤中的鲜爽,茶汤中的花香,都近似而又各有不同。

《2》

初喝时,白茶与绿茶在口感上,确实有相似之处。

比如,同样都鲜嫩,同样都爽口,同样都清香扑鼻。

于是,九成人会产生疑惑,白茶与绿茶怎生的这样相似?

然而,待喝久了之后,便慢慢辨出不同来了。

比如,白茶更加耐泡,而绿茶更加清隽,白茶的芳香有丰富的层次,绿茶的清香较为单一纯粹....

其实,这些相似与不同,皆与两种茶类的工艺不同以及树种不同,有极大的关系。

在树种方面,绿茶的树种,各种各样。西湖龙井有龙井43号,有当地的群体种。

也有全国各地的绿茶树种——绿茶产量极大,各大产茶省份皆有出产,做出绿茶的树种,不能说海了去,也是车载斗量的。

而白茶,能做白茶的树种,相对比较单一。

也就大白,大毫,水仙,本地群体种而已。

不同的茶树品种,做出来的绿茶与白茶,从DNA里就能体现出不同之处来,各种营养成分不同、相同的成分含量也不一样,自然最终成品之后,白茶与绿茶,在香气滋味汤感耐泡程度.....等等方面,皆是不同的。

《3》

白茶与绿茶的不同,还表现在工艺上。

白茶的工艺很简单。

只一个中心,就是“做干”。

把采下来的茶青叶片当中的水分做干,便算成了。

围绕这个中心点,萎凋、烘干,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做干,把茶青叶片当中的水分赶走。

没有水了,只有百分之8.5%以下的含水量了,才算是成功、才算是成茶。

而绿茶的工艺,相对白茶,更复杂一些。

需要杀青,需要揉捻,需要烘干。

在绿茶的这些加工流程当中,除了烘干与白茶一样,其它的,都不是白茶的工艺,不出现在白茶的加工制作过程中。

尤其,是杀青。

杀青是一道显著让绿茶与白茶区分开来的工艺。

绿茶的杀青方式很多,各地的绿茶采用的杀青方式各自不同,统计起来,有蒸青,有烘青,有炒青,有晒青。

从前云南的普洱茶多采用晒青,近些年茶农也惫懒了,雨天炒青、阴天炒青比比皆是。

烘青和炒青比较常见,也很容易辨识——去茶农家里,看到有一只大铁锅,便知道,这是炒青用的。

武夷岩茶的杀青与众不同,用的是摇青——古早是用竹编的水筛摇青,现在是用机器摇青筒摇青。

蒸青是最古老的杀青工艺,宋朝极为流行,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了,唯湖北的绿茶恩施玉露,还在使用着这极为传统的杀青工艺。

因为不杀青,白茶当中的茶多酚会日渐减少,而绿茶有杀青,当中的茶多酚则基本会保持恒定不变。

所以白茶放半年之后鲜爽清新的滋味会略淡一些,而绿茶,只要保存得当,半年之后,鲜爽程度与刚作好之时,一般无二——茶多酚一直没减少。

由这工艺上的不同,便可以知道,白茶与绿茶它们虽然有相似处,却并不相同,也并不是同一种茶。

《4》

讲了这么多绿茶与白茶的不同,自有人会问,那它们的相似之处,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然也是工艺的原因。

我们知道,六大茶类里的所有茶类,茶青叶片长在茶树上之时,都是一样的。都是绿的,摘下来都是清新的叶子,嚼上去都是带苦味的。但为何制作成成品之后,颜色就有黑,有黄,有绿,有褐了呢?

这便是工艺改变了它们的颜色。

黑茶发酵程度重,它们的叶片颜色便极深,呈黑褐色。

红茶全发酵,它的叶片颜色更深,以黑褐色和金黄色为主。

黄茶发酵程度较轻微,它的叶片颜色略浅淡,便是淡淡的黄。

青茶中的铁观音半发酵,它的叶片颜色便呈现出青绿色、青褐色来。

而绿茶与白茶,它们的叶片,都以绿色为主,这也是因为工艺——它们的发酵程度都不如六大茶类里面的其它茶类——绿茶是不发酵的,白茶只是轻微发酵,还是后发酵,程度极小极小。

所以,刚制成时的白茶,与绿茶的颜色极为相似,都是清清浅浅的绿。

像春茶季枝头的嫩梢,娇嫩欲滴。

也同样因为不发酵和发酵程度极轻微,绿茶与白茶它们的汤水泡出来,都极鲜,极清爽,极清新宜人。

喝在嘴里,便是整个春天盎然于口腔。

鲜嫩到不行。

《5》

但是,绿茶还是吃亏在了杀青上。

如果不杀青,绿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不会停止不变,从而对胃粘膜的耐受力要求过高,令一部分群体适应无能。

但是,如果不杀青,绿茶不就变成白茶了么?

不杀青的绿茶,还是绿茶么?

那就完全没特色了,在六大茶类里,如何立足?

世间万物,还是花团锦族比较好。万紫千红,才能构成美好的世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绿茶永远不会变成白茶,白茶也永远不会变成绿茶。它们之间,横亘着树种与工艺的巨大堡垒,轻易,跨越不了。

希望它们都能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不流于俗,不泯于众,不沦于市。

并驾,齐驱,成为茶界不二的,两朵奇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