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汉朝金印:日本国宝的来历揭秘

发表时间: 2020-10-30 17:30

宝物乍现


两百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日本九州福冈志贺岛的南岸,两个名叫秀治和喜平的农民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作。

在清理一条深沟的淤泥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金色的小东西。

福冈志贺岛发现金印处立有纪念牌

他们将此物用水洗净,惊喜的发现这竟然是一枚金灿灿的黄金印章!

印章的底部还刻着他们不认识的文字。

对于这个发现,二人视作秘密,守口如瓶藏在了心底。

直至1979年其中一个家族的后人把它捐献给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当专家们鉴定出印章底部的文字时,大吃一惊,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金印底部赫然镌刻着五个汉字:汉委奴国王。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倭奴国王金印


这枚金印的发现,对日本历史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这究竟是一枚什么样的金印呢?

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

公元1——2世纪期间,日本半岛就已经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好的有30多个。

古代日本国民

据古籍《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

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意思是:

在公元57年的时候,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

当时九州北部的倭奴国带着贡品前来朝贺,

光武帝特命人打造金印一枚,赐予倭奴国国王,以此彰显天朝圣恩。

而史书记载的这枚金印,这是现存于日本福冈博物馆的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光武帝刘秀


汉委奴国王金印

真假金印


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

这枚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成为了日本国宝。

据说,日本天皇最钟爱的三件中国文物之一,就是这枚汉朝金印。

然而,伴随着这枚金印的真假,却一直是两派学者争论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金印上所刻的是“委”而不是“倭”字,这就有很大的疑点。

而反驳这一说法的学者表示,“委”和“倭”相通,“委奴国”即“倭奴国”。

最终,随着在中国两个地方出土的另外两枚金印,这个争论开始逐渐平息……

1956年,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出土汉武帝赐给滇王的“滇王之印”,

1981年,扬州市邗江县发现一颗汉代诸侯王玺“广陵王玺”。

尤其是这枚“广陵王玺”,根据考证,制作年代与“委奴国王”金印仅仅相差一年,

两颗金印的字体和手法极为相似,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西汉滇王之印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经专家考证,汉朝赐给太子及诸侯王的金印,一般是龟纽,赐给臣服国国王的印纽则多用蛇、芋、骆驼等造型,

而中日两国出土的这三枚金印均符合汉制,可鉴定为真品。

根据考证,也就是在光武帝御赐金印的这个时期,

是中日两国汉字的最初交集点,

公元五世纪开始,汉字传入日本,

从此,无数古代书法名家的真迹东渡扶桑

至今,仍有大量在我国已经失传的名家书法真迹,在日本各大博物馆收藏……

时至今日,日本依然陈列有大量中国文物,

甚至还以此修建了以泉屋博物馆为代表的十余座博物馆,

专门展出中国至宝。


精彩故事推荐阅读:

1、捡一把夜壶用26年,竟是价值过亿国宝!夜壶里还有129字秘密

2、烂泥里挖出219枚金饼,竟是皇宫珍宝!引出一桩两千年黄金劫案

3、打渔郎一网捞出个怪东西,竟是古战奇珍!揭秘“最丑国宝”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