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真正理解铁观音的关键

发表时间: 2022-07-18 22:49

传统工艺:真正理解铁观音的关键

原创 | 义芳君说茶

说到铁观音,打开某网上平台,随便一搜,映入眼帘的大多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不少商家都是主打这种惹眼讨人喜欢的青翠来尽可能地吸引流量。

怎么说呢,这场景多少让铁观音的资深茶友们感到不安和无奈。

曾经,这种“青汤绿水”新工艺下的铁观音也曾风靡过一阵子,给喜欢铁观音的茶友们一个全新的认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新鲜劲一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它的后劲乏力。

青汤绿水新工艺铁观音

老话说得好,姜是老的辣,没有经过沉淀的东西总是像风一般,容易消逝。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市场的验证,已经充分证明了铁观音过度绿茶化的路线是行不通的。

毕竟,凡事过犹不及。

水浒英雄108将,各有各的绝招,各有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

回归传统,保持本色,方能在高手如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铁观音的特色是什么呢?

当然是兰花香、观音韵了。

而铁观音兰花香、观音韵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的和谐统一。而始终贯穿其中的,正是工艺。

传统工艺铁观音,因发酵比较足,摇青、揉捻的次数比较多,故外形上呈现标准的蜻蜓头、蛤蟆腿,色泽看过去比较土黄绿,不会是那种非常抢眼的一抹娇绿。

所以,想喝到真正优质的铁观音千万别当颜值派哦!

传统工艺的铁观音从来就是低调,厚实,就像深山里的老农,看着并不起眼,当你有机会登门的时候,他却能够把你当坐上宾,拿出货真价实的山货大餐请你。

铁观音传统工艺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绿叶红镶边。

要想出现“绿叶红镶边”特征,制作时的摇青与发酵就很重要,摇青次数不能太少,一般在4-5次。这个环节更多依靠制茶师傅的经验,需要边看茶青,边摇青,摇出铁观音的兰花香。

前些年进行的偏绿茶化的工艺革新,其中一项就是减少摇青次数,茶青叶子之间的摩擦不够,青味就会比较重,降低了茶叶发酵的深度。

传统工艺铁观音在外形上有“青蒂、绿腹、红镶边、三节色”之称,冲泡后,汤色呈较深的金黄色,自带幽幽缕缕的兰花清香,水感隽永,甘甜绵柔,很是耐泡又耐品。

传统手作高山正味铁观音
¥89
购买

反观之,目前不少喝铁观音的茶友一味地追求鲜爽,追求茶叶刚入口时的那一口鲜香。但是,就好像程咬金式的前三板斧,三板斧过后,就没有摄人心魄的招式与内力,成了虎头蛇尾。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价值取向是完全错误的,只是缺少了一点值得咀嚼的东西,缺少了铁观音该有的灵魂——观音韵。

如此,姜是老的辣,这话在茶行业也并非随口一说,看看传统工艺制作的铁观音,我们也就明白了。

— The End —

原创 | 义芳君

深度原创茶说,专注一杯好茶。

专业答疑,有问必答,欢迎咨询。

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义芳君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