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骞的「边疆时空」:嫩江流域细石器遗存的年代与演变

发表时间: 2022-05-15 07:56

李有骞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现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主持发掘的饶河小南山遗址荣获“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摘 要:本文根据地层埋藏序列,将嫩江流域距今2.8~0.4万年间的细石器遗存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时期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六个阶段。该地区细石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叶小型化→船形细石核技术→楔形细石核技术→复杂压制小石叶技术→被石片技术取代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嫩江流域,细石器,地层序列


嫩江是松花江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伊勒呼里山,流经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29.7万平方千米。嫩江流域细石器的发现始于20世纪20、30年代,1930年梁思永在昂昂溪遗址的发掘开启了我国学者细石器考古研究的篇章。经过90余年几代学者的努力,在嫩江流域发现了大量史前遗址,以细石叶技术为核心的细石器是嫩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突出特征。

嫩江流域作为连接华北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与太平洋沿岸的纽带,对解决细石器技术的起源和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区位意义。近些年,嫩江流域的史前考古取得很大进展,旧石器时代的龙江西山头和富裕林富等遗址被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大安后套木嘎、白城双塔、昂昂溪滕家岗、泰来东明嘎和富拉尔基洪河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对该地区史前石器工业的年代和发展序列问题的解决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这方面的讨论有利于在很长的时间尺度上把握嫩江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


一、嫩江流域细石器遗存的年代框架


在史前考古研究中,科技测年在解决遗存年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立区域遗存的年代框架不能只依靠测年结果,必须以区域地层序列为基础。通过地层序列不仅可以评估遗址的埋藏保存状况,检验测年样品与考古遗物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志性地层的对比可以把没有测年数据的遗址纳入到编年体系之中。例如,日本列岛旧石器文化编年就是以武藏野台地的地层序列为基础建立的。

在建立区域地层序列时,如果能在研究区域内发现包含所有时期文化层的遗址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现实工作中往往不容易遇见。因此,在讨论区域遗存年代框架时,学者们常常以全球气候变化曲线为背景,根据气候特征(孢粉、动物群和沉积物等)来确定地层的气候期,从而达到判定遗存年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区域地层序列对文化编年研究和田野考古开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目前嫩江流域细石器遗存的年代区间(3万年以来),冰芯和石笋的记录最具优势,NGRIP(North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Members)GICCO5冰芯与南京葫芦洞石笋记录的6万年内气候整体变化基本一致,但冰芯对短时区间内的分辨率更高,所以本文选择该冰芯的记录作为讨论嫩江流域细石器年代的标尺(图一)。


( H 为 Heinrich 事件,YD 为 Younger Dryas 事件,BA 为Bølling ~ Allerød 暖期,黄色条带为东亚夏季风增强事件)


1.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目前在嫩江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遗址是西山头。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西山头村南约1.2千米绰尔河左岸的二级阶地上,地理坐标N46°43′46.25″,E123°00′40.32″,H184米,高出绰尔河面约7米。2017年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同时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①黑色粉砂质致密粘土层→②黄土状细腻亚粘土层→③黄色疏松粉细砂砾石层(文化层)→④粗砂砾石层。在第3层中发现一座火塘,在火塘南侧约2平方米范围内分布1万余件石制品,北侧有少量动物碎骨化石。

以往第四纪地层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沉积广泛发育,一般组成河流的二级阶地或低平原,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在平原地区上部多表现为黄色的黄土状亚粘土,下部多为砂质粘土或夹多层淤泥质的亚粘土,为河湖相沉积。在周边的山前地带和山区,上部与平原区基本相同,下部多为含粘土的砂砾或砂砾,为冰碛层或冲洪积沉积。一般将上部称为群力组,下部称为顾乡屯组,二者的界线碳十四年龄大约为距今2.1万年(校正后约2.6万年),这与渭南黄土剖面L1-1和L1-2或深海氧同位素MIS2和MIS3界线吻合。从西山头遗址地层层序来看,文化层处在顾乡屯组的顶部,与阎家岗遗址文化层所处的层序相当,应在MIS3的最末阶段。

西山头遗址文化层中出土的两块动物化石,由牛津大学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测得的碳十四年龄是23680±170BP(校正后28112~27496cal BP),由Beta实验室测得的碳十四年龄是23610±80BP(校正后27987~27660cal BP),与地层的推测一致。

因此将西山头遗址文化层置于Heinrich-3和LGM之间比较合适。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深海氧同位素综合曲线SPECMAP、格陵兰和南极冰芯记录的都是弱暖期,但在中国广大地区出现了比现代更为温暖的特殊环境,施雅风将其称为特强夏季风事件或高温大降水事件。最近高精度的洞穴石笋沉积也清楚地记录了这次事件。在松嫩平原发育的是与全新世早期接近的含稀疏岛状松林的草甸草原植被,周边山区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西山头遗址处在这次转暖期。

2.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目前在嫩江流域还未发现属于LGM阶段的遗址,但发现了LGM之后的林富遗址。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乡林富村西沙丘上,西距嫩江7千米,地理坐标N47°45′14.6″,E124°19′55.0″,H168米,高出江面约7米。富裕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1~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复查和试掘。

遗址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①耕土层→②疏松的浅黄色砂→③较硬的黑色砂质粘土→④疏松的黄色砂质粘土→⑤较硬的黑色砂质粘土→⑥疏松的黑色(下部偏黄)砂质粘土→⑦疏松的黑色砂质粘土→⑧致密的黄色砂质粘土(文化层)→⑨疏松纯净黄色砂。文化遗物在第8层内从上至下均有分布,尤以中部相对集中。从林富遗址的地层层序来看,文化层可与群力组对比。在该遗址文化层中部与石制品共出的牛牙化石,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测得的数据为17192±70BP(校正后20962~20528cal BP),与地层显示的年代吻合。

以往研究表明,从LGM开始至Bølling之前的MIS2阶段,全球气候进入寒冷期,中国东北地区植物凋零,孢粉贫乏,形成大面积荒漠冻原或草原,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喜冷动物大举南迁。但是近些年高辨率的石笋记录显示,东亚在Heinrich-1之前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夏季风增强事件,南京葫芦洞记录了19.9~17.1 ka BP的平均夏季风强度相当于Bølling暖期的1/2,夏季风最强时甚至接近于Bølling暖期。东北地区大兴安岭月亮湖的孢粉显示,20300cal BP左右开始逐渐变暖,至17400cal BP被Heinrich-1事件中断,为以蒿属为主的干草原景观。兴凯湖沉积记录了24000~19500cal BP期间湖泊缓慢扩张,随后湖泊收缩。林富遗址处在这次夏季风增强事件时。

3.过渡时期早段

该时段为Bølling-Allerød暖期和Younger Dryas冷期。目前在嫩江流域发现的大多数细石器遗存都属于此时,研究相对深入的有大兴屯、大布苏、后套木嘎和缸窑遗址。

大兴屯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大兴屯村东南的岗地上,西距嫩江约22千米,地理坐标N47°2′,E123°53′,H157.2米,高出当地河床4~6米。20世纪80年代由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作者发现并主持发掘。遗址地层自上而下为:①黄色细砂→②黑色亚砂土→③黄土状亚砂土具垂直节理→④黄色细砂夹灰绿色淤泥和亚粘土(上部为文化层)。在旧石器文化层中出土的动物化石测得的碳十四年代为11800±150BP(校正后13592~13047cal BP)。

大布苏遗址位于大布苏泡子东岸第二级阶地前缘,西距吉林省乾安县所字镇学字井村1千米,1985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董祝安在大布苏泡子东岸的高出河面20~30米的第二级阶地前缘找到了一批细石器并进行了发掘。

地层自上而下为:①黑褐色粉砂质黑土→②灰黄色垂直节理发育的黄土状堆积→③棕红色古土壤条带与灰白、灰黄色粉细砂互层(顶部为文化层)→④黄土状堆积→⑤棕红色古土壤→⑥黄土状堆积→⑦棕红色古土壤→⑧灰白、灰绿色砂。由于材料的局限,大布苏遗址没有精确的测年结果,但是从地貌部位、岩性和动物化石看,其地层可与相距不远的青山头遗址对比。大布苏剖面的第3层相当于青山头剖面的第7层。青山头剖面的第7层为自上而下的第一条古土壤中,该层发现过人类头骨化石,根据碳十四测定,为距今10940±155 BP年(校正后13111~12602cal BP)。

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大安市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约2千米的一处沙岗上,西南距安广镇约7千米,东北距月亮泡约5千米,地理坐标N45°39′27.34″,E123°47′12.9″。20世纪50年代发现,2011~2015年,吉林大学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大规模发掘。地层自上而下:①黑褐色现代耕土→②致密的黑褐色土→③疏松的浅黄色砂土(出土后套木嘎一期遗存)→④生土。在第3层出土了包括陶器和少量石器在内的后套木嘎一期遗存,报告研究者根据10余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将该期遗存确定在12900~11100cal BP之间。

缸窑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龙江县景星镇南6千米,东南距缸窑村2千米,北临嫩江支流罕达罕河,地理座标N47°02′,E122°56′,H250米,高出河面约26米。20世纪80年代由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作者发现,后考古工作者进行复查和试掘。地层自上而下为:①黑色亚砂土(下部含石制品)→②黄褐黄土状亚粘土(上部产石制品)→③细腻的桔黄色黄粘土→④细腻的白黏土→⑤酸性火山岩基岩。缸窑遗址文化层位于黑色亚砂土层和黄褐色黄土状亚粘土层的交界位置。该遗址没有测年数据。

如果将以上4处遗址的文化层进行比较,大兴屯和大布苏遗址比较相似,均为古土壤或淤泥与细沙的互层,反映了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两处遗址的测年数据支持将文化层放在Bølling-Allerød暖期。在大兴屯遗址文化层发现的动物化石有普氏野马、东北野牛、野兔、达乌尔鼠兔、蒙古黄鼠、灰仓鼠、上头田鼠,还有鹿、麂等,孢粉组合以蒿、藜为主,伴有桦属,动植物的特征表明当时为疏林草原环境。

在青山头发现的同层的动物化石有西伯利亚旱獭、达乌尔黄鼠、拟布氏田鼠、东北鼢鼠相似种、阿曼鼢鼠、西伯利亚五趾跳鼠、鹿等草原动物,还有水生的腹足类化石田螺、瓣鳃类化石杜氏珠蚌,植物孢粉有云杉、冷杉、蒿属、藜科等,总体上反映了疏林草原并有少量水域的自然环境。大兴安岭月亮湖沉积表明在Bølling-Allerød暖期之前东亚夏季风带来的降雨对大兴安岭地区有效湿度的影响非常有限,在这一时期之后东亚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才成为影响区域有效湿度的主控因素,植被从草甸草原向森林草原转变,气温逐步升高。

后套木嘎和缸窑遗址的文化层相似,均出自较为疏松的黄色砂质粘土层中,这层黄色土在大布苏、青山头和大兴屯遗址中也存在,叠压在Bølling-Allerød暖期地层之上。在青山头遗址该层出土的人头骨化石(青山头1号)的碳十四测年为9860±110BP(校正后11764~11076cal BP),这与后套木嘎一期遗存的年代吻合,可以考虑将该层疏松的黄色土与Younger Dryas冷期联系起来。这是发生在12900~11600的一次北半球气候快速变冷事件。呼伦湖沉积物记录了在Younger Dryas时期短暂的湖面下降,植被从桦林草原向针阔叶混交疏林草原转变的情况。大兴安岭月亮湖也记录了Younger Dryas期草原在较寒冷干旱气候下的扩张,反映了环境的恶化。

大布苏和大兴屯处在暖期,后套木嘎和缸窑遗址处在短暂的Younger Dryas冷期。

4.过渡时期晚段

该段已经进入到了全新世的早期,从全新世开始至8200cal BP。嫩江流域发现的属于该阶段的遗址不多,经过正式发掘的只有双塔和滕家岗遗址。

双塔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三社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上,地处洮儿河中游的北岸,海拔149 米,高于周围地表约 5~6 米。该遗址于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后又经多次复查。2007 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发掘。地层从上至下为:①灰褐色砂土→②黑灰色砂土(出土双塔一期遗存)→③黄褐色砂土。在第2层及开口该层下的单位中发现双塔一期遗存。根据人骨测得的碳十四数据为9550±45BP(校正后11092~10714cal BP),根据双塔一期陶片热释光测得的5个结果为距今9445±710至10162±630年,报告研究者认为双塔一期遗存年代为距今1万年前后。

滕家岗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东南1千米,整个遗址坐落在一个海拔148.6米的固定沙丘上。该遗址发现于1976年,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该遗址由于风蚀作用,地层保存非常不好,自上而下为:①黄灰色粉砂质表土层(灰沟和墓葬开口于此层下)→②黄色砂质生土。值得注意的是,墓葬和灰沟的填土为黑灰色砂土,这与双塔一期遗存所在的地层相同,滕家岗墓葬人骨的碳十四测年为8095±30 BP、8079±35 BP、7985±35 BP和8125±30 BP、8205±35 BP,其校正后在距今9280~8700cal BP年之间。在大兴安岭月亮湖、大兴安岭四方山天池、呼伦湖等研究表明,在全新世早期气候虽然存在剧烈的颤动,但整体趋势转暖,温度已经接近甚至暖于现今的水平,地表水量优于现在,植被丰富,尤其是阔叶林分布较广。在结束8200降温事件后,进入了全新世的大暖期。

总体来看,过渡阶段的地层堆积较为复杂,变化很大,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下部为Bølling-Allerød暖期夹古土壤(或淤泥)的细沙,中部为Younger Dryas冷期的疏松黄色砂质粘土,上部为全新世初期的黑灰色砂土。在区域地质地层中位于群力组和下文提到的坦途组之间,以往将过渡阶段地层的中部和上部称为前郭组或大土山组。下部Bølling-Allerød暖期的地层不常见,如果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况来看,将其与全新统下部合并更为合适,代表了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早期的气候震荡期的堆积。

5.新石器时代早段

该段相当于全新世中期的早段,在8200cal BP至5500cal BP之间。主要遗址有额拉苏C、东明嘎和白城靶山。

额拉苏C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额拉苏村,西距嫩江10千米。1933年日本人驹井和爱、水野清一在该遗址进行了调查。1987年大贯静夫系统地发表了这些材料的研究成果。可惜该遗址没有地层记录,根据陶器附着碳化物进行的碳十四测年为6510±40BP、6610±400BP和6630±35BP,校正后为7576~7324cal BP。在后套木嘎遗址中与额拉苏C相似的二期遗存仅见个别开口于第2层下的单位中。

东明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东明村东明嘎屯。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包括房址和墓葬。地层自上而下为:①疏松的浅灰色细砂土(所有墓葬开口于此层下)→②略硬的黑褐色细砂土(所有房址开口于此层下)→③浅黄色生砂土。报告研究者认为该遗址的遗存属于后套木嘎三期文化,根据碳十四测年推定在6000~5500cal BP之间。

靶山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郊5千米的靶山上,1984年进行发掘5座墓葬,墓中填土为黑褐色细砂质土。两座人骨测年为4870±80BP(校正后5755~5455cal BP)和4630±95BP(校正后5586~5047cal BP)。

6.新石器时代晚段

该时段相当于全新世中期的晚段,在5500cal BP至4200cal BP之间。最重要的有齐齐哈尔洪河和昂昂溪遗址。

洪河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乡洪河村南,地理坐标为N47°6′28.39″,E123°35′57.52″,H151米,高出嫩江水面约15米。该遗址由当地文物部门在考古普查工作时发现。2013年至今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以2013年发掘区为例,地层自上而下为:①疏松的浅黄色耕土层→②疏松的深黄色黄沙层→③较硬的灰黑色土→④a较硬的黑褐色土层(昂昂溪文化房址和墓葬开口于此层下)→④b坚8硬的五花土层(为人工堆积)→⑤较硬的深黑色土层→⑥黄褐色粘土。开口第4a层下的两座墓葬人骨的碳十四测年分别为3865±30BP(校正后4413~4228cal BP)和3890±20BP(校正后4414~4282cal BP)。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属于以1930年梁思永发掘的昂昂溪五福III号沙丘发现的两座墓葬为代表的昂昂溪文化,梁思永发掘的两座墓中的填土均为黑色砂土。

综合来看,新石器时代各遗址的地层并不完整,但大多是较硬的黑色砂质粘土。此类黑土在嫩江流域广泛分布,被命名为坦途组,碳十四年代在7500~2500BP之间,并以约5000BP(校正后约5500cal BP)分上下两段,下段为车家段,为稀树草原景观,上段为周家段,植被呈草原景观。代表了全新世的暖期。


二、嫩江流域细石器技术的发展序列


细石器技术是以细石叶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因此,本文对细石器技术的研究着重于整个石器工业。研究石器工业的重点在于了解原料——剥片技术——工具加工之间的关系,确定石器制作操作系列,复原整体石器制作工程。因此,不同区域或不同时代之间的石器技术比较的重点不应是个别的器物,更要重视对整体石器制作工程的比较。

1.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龙江西山头遗址第3层集中出土石制品10231件。原料几乎全部为硅质岩岩块。硅质岩产自遗址附近的岩石露头,这类硅质岩中硅化程度较高的条带,硬度较高质地细腻,是制作打制石器的理想原料。为了获取这些条带,在遗址中留下了大量粗糙的硅质岩断块和石片,以细腻硅质岩为原料的石制品只有92件。剥片技术的核心是生产石叶和细石叶,大量的边缘削片的存在(图二,11)说明十分注重石核导向脊的修理。同时对台面的处理较为简单,在石核的一个窄面剥片(图二,7)。

剥片初期获得的是宽的石叶,后期随着石核变小(图二,8),获取的是细石叶(图二,12),石叶和细石叶界线模糊是该遗址的突出特点。根据石叶和细石叶台面较小,台面与背面的转角处多有小碎疤,台面与劈裂面转角处有凸出棱唇的特点,推测采用软锤直接法剥片的可能性较大。获得的细石叶进一步加工成为尖状器(图二,9)和钻器(图二,10),石叶被直接使用(图二,13)或边缘被加工(图二,14)。在预制石核过程中产生的石片和断块也被加工成边刮器、凹缺器和钻器等工具。细石叶上的修疤细小规整,应是压制法修理的结果。

2.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林富遗址共发现石制品2109件,其中大部分为地表采集,地层出土的只有94件。从被道路切开的250米长的遗址剖面来看,只有一个文化层,并且仅在沙岗东部和北部保存完整,西部和南部因风蚀作用文化层遭到破坏,地表遍布石制品,因此可以认为采集的石制品产自文化层。

林富遗址的石制品以燧石类为主,其中碧玉占绝大多数,还有一定数量的玉髓和玛瑙。这些原料为磨圆较好且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河流砾石,在遗址附近的嫩江岸边可见。剥片以长石片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为特点。长石片技术的基本原则是:以砾石原料最平坦的自然面为台面,选择合适的台面角进行单向连续剥片,当剥片变得困难时,旋转石核确定新的台面和工作面再进行新一轮的剥片。

其特点是不对石核进行复杂的预制,偶尔调整台面(图二,1),虽有利用自然棱或人工棱当导向脊的倾向,但在遗址内没有发现鸡冠形削片,典型的石叶技术可能不存在或者比率很低。除了这些不甚规整的石核之外,还有少量在窄面剥片的端面石核,个别标本在与剥片面相对底缘有专门的修理,整体形状近似楔形(图二,6),有时还采用砸击法生产石片。获取的长石片或普通石片用来制作修边斜刃雕刻器(图二,5)、端刮器(图二,4)或边刮器等工具。


细石核以与幌加细石核相似的船形占绝对多数,常常用较厚的截面呈三角形的长石片做毛坯,从台面方向或者从上下两个方向预制侧面,台面不预制,剥片过程中也不调整,核体很小(图二,2、3),采用了压制法剥片技术。除了船形细石核之外,还有很少量的以两面器为毛坯的兰越型楔形细石核和在宽面剥片的细石核。细石核上的细石叶疤斜向扭曲,在靠近台面部分见有细碎小疤是该遗址所有类型细石核的特点。

3.过渡时期早段

目前在嫩江流域发现该阶段的遗址数量最多,除了大布苏、大兴屯、缸窑和后套木嘎遗址之外,神泉、大坎子和老虎屯遗址也大体可归入此时。该时期的原料仍然以嫩江岸边各类河流砾石为原料。剥片技术以细石叶技术为核心,两面修理砾石制成细石核是其主要的特点,具体可再分为两种细石叶技术,一种是在基础台面(多先横向修理形成台面,也有自然面的情况)形成后,在剥片过程中从剥片面方向多次打击对台面进行微调整,与峠下技法相似(图三,16、17)。

另一种是纵向打击形成台面后,在剥片过程中不再进行台面调整,与湧别技法相同(图三,13、14)。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遗址还发现了少量的长石片和石叶,但相应的石核很少,且被消耗得更强烈,最后的石核很小(图三,11),有的石核上留有细石叶疤(图三,12)。很大的可能是长石片和细石叶在同一个生产序列上,即开始石核初期生产长石片,后期生产细石叶。另外,在各遗址还见有相当比例的砸击技术产品。获得的长石片、石叶以及普通石片被进一步加工成端刮器(图三,18)、尖状器(图三,19)、边刮器、凹缺器、钻器和琢背刀等工具,但是前一阶段流行的修边斜刃雕刻器几乎不见了。

4.过渡时期晚段

该阶段双塔和滕家岗遗址(2010年发掘材料)的石制品类型相似,除了打制石器之外,还出现较多的锛、斧、凿、网坠、磨盘、磨棒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原料仍以嫩江岸边的燧石类为主,但优质的碧玉比例更高。两边平行、十分规整的小石叶(宽1厘米左右)的出现使该时段的剥片技术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小石叶有十分突出的打击泡,台面与背面转角无崩疤,具有压制法生产的典型特征(图三,6)。

在两处遗址中都没有发现生产压制小石叶的石核,但在滕家岗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预制完成的大楔形石核(图三,1),可以生产小石叶。在两处遗址发现的核体较高的细石核可能是剥制小石叶最后的形态(图三,2、3),因此该阶段与上一阶段相似,小石叶与细石叶的生产在同一个生产序列上。获得的规整小石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骨柄石刃刀的镶嵌刀刃(图三,7、8),而钻器(图三,9、10)、尖状器(图三,5)、雕刻器、端刮器和边刮器等其它工具以长石片或普通石片为毛坯。



小石叶的出现可能与压制方式的改变有关系。J·佩莱格林(Pelegrin Jacques)把压制技术分成5种模式,分别是徒手压(模式I)、肩膀压(模式II)、坐姿压(模式III)、站立压(模式IV)和杠杆压(模式V)。该阶段的小石叶规整,并且宽而长,具有模式III或者模式IV的特征。模式III(包括模式IV)与前两者相比,需要较为复杂的装置,不利于移动。这与陶器、磨制石器整体反映了该阶段定居性的增强。

5.新石器时代早段

该时段至少可以分成两个早晚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早期是以额拉苏C遗址为代表,晚期以东明嘎和白城靶山为代表,王立新将前者称之为“黄家围子文化”(校正后8000~7000cal BP),后者称之为“后套木嘎三期文化”(校正后6800~5500cal BP)。

额拉苏C遗址的石器材料丰富,原料几乎都是碧玉。该阶段小石叶的比例比此前更大,小石叶成为石刃(图四,15)、石镞(图四,17)和端刮器(图四,16)等更多工具的毛坯,完全不见两面压制石器。

由于该遗址没有发现剥取小石叶的石核,还不能直接了解剥片技术的细节,但很可能沿用的是上一阶段的楔形石核技术,因为这种剥取小石叶的楔形石核在比额拉苏C晚的靶山墓地和东明嘎遗址(图四,11)也有发现。这些楔形石核具有峠下技法的特点,但从石核上剥下的不是细石叶,而是宽在0.5~1厘米的小石叶,是复杂的模式III或IV的压制方法。与额拉苏C不同的是,在白城靶山和东明嘎时期,小石叶的修理开始不仅限于边缘,更多地采用了两面通体压制修理,主要的工具类型是石镞(图四,19)和镶嵌石刃(图四,12)。另外还有少量的用石片制成的端刮器(图四,14)、钻器(图四,13)、边刮器和尖状器等。



6.新石器时代晚段

该阶段在嫩江流域最主要的是昂昂溪文化,以往学者一般把梁思永和卢卡什金在昂昂溪五福III号沙丘发现的两座墓葬作为典型代表。梁思永发掘的墓葬(以下称M1),只有6件小石片。卢卡什金发掘的墓葬(以下称M2)石制品丰富,有利用小石叶通体压成的石镞(图四,6、7)和石刃(图四,2、3),还有边缘修理的大刀、石斧和钻等工具 。近些年,洪河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扩大了昂昂溪文化的内涵。该遗址的打制石器以玛瑙为主要原料,小石叶技术产品几乎不见,但有两面压制修理的石刃(图四,4)。石片经通体压制修理制成短的三角形石镞(图四,8),还有钻器(图四,9)、边刮器和尖状器等,大型的工具以砾石两面加工而成(图四,1、10)。昂昂溪文化总体反映了小石叶技术衰落,被石片剥片技术取代的特点。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梳理出嫩江流域细石器遗存距今2.8~0.4万年间的基本脉络。

(1)旧石器晚期早段,是从MIS3向MIS2的转变时期,细石器遗存埋藏在顾乡屯组最上部,石叶技术小型化,细石叶技术萌芽。

(2)旧石器晚期晚段,埋藏在土质细腻的黄色砂质粘土的群力组地层中,细石叶技术成熟,以船形细石核为特点。

(3)过渡时期早段,埋藏在古土壤、淤泥和疏松的黄色砂质粘土地层中,细石叶技术进一步发展,以楔形石核(峠下型和湧别型)为特点。

(4)过渡时期晚段,埋藏在全新世早期的黑灰色砂质粘土层中,在原有细石叶预制技术(峠下技法)的基础上开始用复杂的装置压制生产小石叶。

(5)新石器时代早段,埋藏在腐殖化较重的黑土层中,小石叶生产更为普遍,早期只修理小石叶边缘制成工具,晚期采用通体压制修理技术修理小石叶。

(6)新石器时代晚段,埋藏在腐殖质化稍轻的黑色土层中,小石叶技术开始衰落,通体压制修理技术繁荣,早期小石叶仍被当做工具的毛坯,晚期被石片技术完全取代,细石叶技术终结。

在旧石器晚期的早段、晚段和过渡时期的早段,文化遗存的出现与气候转暖密切相关。过渡时期的晚段及其以后的文化遗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Younger Dryas事件和8.2ka事件并未造成文化的中断。


【注】文章原载于《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为方便手机阅读,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



责编: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