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倚薰笼,夜话香炉的历史

发表时间: 2019-07-04 09:44

文/周冉

香炉是指使用香料时所用器皿,最初的用途可能是焚香熏衣,辟邪去味。从文献和考古实物资料看,用以熏衣的香炉大都有镂刻精巧的炉盖和透雕的炉身,类似于今天暖手的小火笼。这种香炉与今天所谓焚香之炉形制和用途均有不同,除此之外,还有专供烧香祭祀的宗庙祭器。

汉以前少香熏,两汉香炉多是以熏衣为功能的封闭式香熏;唐代香炉奢华璀璨;宋元以后,香炉的形制大有改观,象两炉、鼎炉、象腿炉、狻猊炉、桶形炉、钵形炉或新铸而仿古香炉等等;明清时期瓷香炉层出不穷,但造型和纹饰却以仿古最为出色。

香料决定炉具形态

目前所见较早的香具是战国时的一件凤鸟衔环铜熏炉。早期熏香所用的香料为禾本科的茅香,时称熏草或蕙草。与熏草配合的熏香器具是炉身很浅的豆式熏炉,香料直接燃烧散发馨香。西汉中期,南海乃至远西的龙脑、苏合等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土,芬芳远胜于茅香而占得上风。它的熏香方式大有不同,不能直接燃烧,而须在下面放炭火,熏香器随之变化,出现了著名的博山炉,梁吴均有诗“博山炉中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博山炉与豆式炉相比炉腹更深,炉盖成耸立的山尖,山峦重叠处是细小的出烟孔,这种形制用作焚燃异域香料最为合适,所谓“掩华终不发,含熏未肯然”,正是形容它发烟舒缓。

错金铜博山炉,满城汉墓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院

铜骑兽人物博山炉,西汉,满城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院

南北朝时期,博山炉渐渐同佛教中的莲花结合在一起,石窟造像中出现不少刻画精细的图案,但与之呼应的实物不多见。隋唐时代的陶瓷制品对博山炉的造型又有一些改变,传统的山峰演变为联珠纹沿边的钿式花瓣,其上是精细的孔雀翎纹,例如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出光美术馆各藏有一件绿釉莲瓣蟠龙博山炉。六朝人称博山炉“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

青釉博山炉,南朝,闽侯南屿墓出土,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鹊尾香炉,南北朝时多见于中原地区的石窟寺及北朝造像碑,莲花鹊尾香炉并连花苞式宝子的银制品有实物存在,在特定使用场合,用于行香礼佛。

唐代社会消费的香料大部分依赖进口,需从西域经丝绸之路辗转万里运到中国,贵比黄金,所以熏香器具也十分华丽。《朝野佥载》卷三记载,唐中宗时期为安乐公主打造了一件百宝香炉,用珍珠、玛瑙、琉璃、琥珀、珊瑚等宝石制成,“用钱三万,以至于府库之物,尽于是矣”。唐代金属铸造技术十分成熟,加之佛教盛行,香炉又是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是佛前三具足(香炉、花瓶和烛台)。考古发现的唐代金银器中,香具占有很重的比例,如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120余件,其中仅香炉和香囊就有9件。

唐代另外有一种莲花式香炉,是装饰有莲花的炉盖同多足炉的合二为一。炉身的式样源自两晋南北朝常见的一种多足香炉,尺寸很小,多带承盘,连盘通高不超过10厘米。隋唐香炉常在炉足上增加繁复的装饰,如兽面、力士,这样的香炉会加一个覆钵形的盖井在炉盖上装饰莲花。著名的有一件鎏金莲花纹五足银香炉,出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在佛教艺术的渗透过程中,香炉完成了意象与造型风格的转变,香宝子的出现,标志了其新的创造。使用茅香的时代,备用的香料多放在竹筒里,但捣成粉末的龙脑、苏合诸香,也不适宜放在这类容器里。香末依据各种配方调制成香丸或香饼,与香炉配合放置,也有了专门的容器,名香宝子,简称香宝或宝子。南宋马和之绘《孝经图》中有一幅画即在案上摆香炉于中间,两边宝子一字排开。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舍利八重宝函中,银鎏金宝函与纯金宝函纹饰也恰好画着香炉两边的一对宝子。

三彩香熏,唐代,现藏天津博物馆

五代闽国铜鎏金王延翰狮子炉

宋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

两宋达到巅峰

宋代是香炉发展的鼎盛时代,这一时期的香炉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类型,前者为熏炉后者为燃香炉。封闭式香炉有莲花和狡貌两种炉盖,宋人称之为“出香”。于安徽宿松县出土,北宋元祐二年(1807)的一件绿釉狡貌出香,通高32厘米,炉身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便是香炉盖,盖顶一只戏球的坐狮,偏着头,张着口。张口的姿态在出香狮子中是固定的形象,烟从口中飘出。出香一般尺寸比较大,高矮在二三十厘米之间,也有更高大的,有讲究者用玉材质制成,高都在两尺以上,多放在厅堂。出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湖北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铜炉),同样有博山炉的形制基因。

香毬是两宋时的一种小炉,唐代时也叫香囊,用时悬于卧中,李商隐形容它“锁香金屈戌”,这种香器设计精巧,有锁扣把两部分卡在一起,外形小巧。辽宋时代,宗室家的女性随身携带,放入袖中。宋代的香鸭用作熏衣,如同当时的香毬,有“红袖时笼金鸭暖”“斜依薰笼坐到明”的诗句,颇有文人雅致之风。香薰小鸭在唐宋酝酿的文人情思,到了明代变得质朴许多。景德镇市珠山出土过一件三彩香鸭,造型更为实用。日本出光美术馆也藏有一件明代嵌金银铜香鸭,通高13.8厘米,鸭背上镂着梅花形的出烟孔,收敛起的一对翅膀用金银丝嵌出羽纹.

南宋最具特色的是仿古式小型香炉,形态取自秦汉时期的铜鼎,铜簋等,用作焚香。两宋名窑的仿古香炉,尺寸都很小,高矮最多10厘米,属于敞开式,没有盖子。经过两宋的巨大繁荣,明清香炉的过人之处似乎只能表现在复古。明代香炉材质众多,瓷、铜、珐琅等多种多样,釉色上有酱釉、青花等种类,仿古瓷炉最有名的当属宣德炉。宣德炉的仿古,实为仿宋,造型古朴简洁,颇得宋炉精髓。至明代中晚期,宣德炉已经不大用于焚香,而是收藏文玩,文人墨客“朝夕拂拭,辨质辨色,辨款式,辨工夫”,使它成为香炉中的别品。

鎏金银铜熏炉,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出土

燃炉当道熏炉怀古

宋代以后,出香的名字几乎不再使用,莲花式香炉也难得一见。明清时代最常见的香兽是甪端,这种香炉元代已经出现,但盛行在明清,如新安海底中国沉船中的青铜狮子香炉。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青玉甪端香炉,高10.5厘米,炉身琢出祥云间龙凤。甪端的创作构思接近汉代的避邪香炉,台北故宫就有一件清代描金银铜角端炉。

碧玉甪端形香炉一对 清(1644—1911) 通高35cm,宽18.5cm

碧玉甪端形香炉一对 清(1644—1911) 通高35cm,宽18.5cm

线香的出现是香史上的重大事件,目前可认定的时间是元代,但它并没有就此取代传统的香饼香丸。沉香、檀香等上品香料依然是宫廷贵胄购买把玩的首选,这从故宫所藏清代香料的结构可以得知,线香影响最大的是大众化的佛事活动,它和旧日的香饼香丸平行不悖。

熏香燃香所必需的香炉,箸瓶(内有箸)和香匙成为香事的固定组合,称为炉瓶三事,山西省博物馆的《衹园大会图卷》中绘制了炉瓶三事三位一体的完整形象。明清时代,作为“炉瓶三事”之一的香合,材质更多样,出现了瓷合、玉合、珐琅合、金镶宝石合等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套铜釉瓷的炉瓶合,原陈设在清宫的多宝格内,为贴近多宝格的后壁,香炉和箸瓶都做成圆其外、平其后的样子,特制的台座形制相同。

明清以后,随着线香的普及,焚燃香饼或香丸的香炉更为流行,熏炉成为一种怀古风雅。中国古代文人流传有燕居焚香的时尚生活方式,焚一炉香料泡一壶老茶,尽显古典趣味,然而古代名物研究专家扬之水说,与东瀛茶人的严格仪式和规矩相比,中土人士的焚香啜茗只能算是随心所欲的陶冶性情罢了。

镂孔缠枝花卉纹白玉香薰,清乾隆

参考资料:

《香识》

《唐代香具与香文化》

《燕居焚香:宋代文人与香炉造物》

《明代青花香炉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