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石文化:一次深度的探寻

发表时间: 2018-03-18 10:43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岳岱争雄尊。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龙从云,虎从风,

雪浪石携云龙之纹傲视群雄,

悄然成为园林石材的新贵,

用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磅礴征服了所有的园林人。

历史探寻篇

雪浪石系出名门,与五岳之尊的泰山石同起一脉同源同宗。

宋代地质学家杜绾说:“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无声,温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

公元1093年,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巡视太行得一奇石,但见黑质白脉,文如飞雪浪涌,酷似当时两位蜀地画家孙位、孙知微所画的“石涧奔流,尽水之变”的雪浪图,遂诗性大发,咏出“雪浪石”诗二首,其中“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等佳句成为后代赏石家们评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

苏翁的书屋也自题为“雪浪斋”,又命匠人用汉白玉雕成丈八芙蓉盆,将雪浪石供于盆中,且勒铭于盆唇,铭曰:“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溯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从此,雪浪石便有了“大宋第一名石”的美称。以至后来的达官要人,富商巨贾,推崇备至,争相收藏,更有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

雪浪石变化旅程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今天的雪浪石依然深受赏石达人的爱慕追捧,广泛用于园林造景以及奇石收藏。然而每一种美都是从劳动中获得的,今天我们随着镜头追寻一下雪浪石的来龙去脉,感受一下千年奇石不凡的变化旅程!

太行山脉深处,唐河流经之地,雪浪石静静的等候了千年的光阴。辛劳的开采人,寻着、找着,一点点的将它的面纱剥离,一点点的让美丽显现!

每一次开采,都是一次重型机械的盛会;每一次发掘,都经历着矿山人的不眠之夜!

山路弯弯,不知压碎了多少风化的岩石,不知承载了多少矿山人对生活的梦想!雪浪石载着这些沉沉的希望离开了自己的家,向着更宽广的世界进发!

石材加工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老行当。中国传统建筑中多为木质结构,能用上石料的地方都是门面。

自古以来,石材都是要经过加工、切割、打磨,甚至雕刻,将石之灵魂附着于上,将工匠心血倾注于中。

然而,在完美景观呈现的背后是石匠们脏、累、苦的辛勤劳作换来的,石材加工厂肆虐的尘埃日复一日的侵袭着工匠的身体,又沉又重的原料经常砸伤工匠,手上都是雕刻的锤凿留下的痕迹。传承意味着生之延续,传承也有高昂的代价!

雪浪石历经了斧凿的洗礼,美丽终于完美显现!

装车!起航!

于是,雪浪石飞奔各处

浑厚的入口镇石

----携泰山石韵拒牛鬼蛇神!

山水置石

----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各有龙虎之气,云烟之美。

台阶汀步

----所到之处烟雨朦胧!雪浪石表达了无尽美景无尽寓意。

千年蕴涵的内敛之美都释放的淋漓尽致!

各界人士基地考察

雪浪石的风韵自古及今流传千载。虽然与泰山石同形,却没有泰山石的刻板;受东坡名流追捧也未养出太湖石的高冷;得帝王赏识依旧肯与人做台阶踏石。历尽千年的烟霞,我们看见的依然是她的尊荣华贵和她的宠辱不惊。

今天的探寻至此就告一段落了,从矿山到采石场到加工场到景观区,每一处都有石材人的身影。没有这些人也就没有雪浪石的华美,我们的探寻之旅也无从谈起。让我们向这些辛劳的石材人致敬,以此结束我们的雪浪石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