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文化:揭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19-04-17 08:30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品种繁多,柔而易攻。因出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寿山及其周边山峦而得名。是篆刻印章的名贵石材,向为金石收藏家所追捧。

冯久和 荔枝洞石 硕果累累

寿山石的开发年代十分久远。据考古发据报告:在福州北郊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利用寿山石制造的石镞、石凿等器物。南朝时寿山石开始用于雕刻艺术品,历经一干五百多年的发展,融汇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以自己独特的意蕴构成“寿山石文化”,闻名遐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经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当今寿山石文化具备了丰厚的内涵,其外延范围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史学、文艺心理学乃至矿业、工业及商业等诸多领域。寿山石文化亦是一种极富地域色彩的“闽文化”现象。在其历史的过程中,她与“闽人”同生、同长,深深地打上了“闽越”的烙印。

冯志杰 田黄石 苏武牧羊

寿山石的故乡一福州,位处中国东南沿海,古属“闽越国”。山川灵秀,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称誉。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汉族士民大规模南迁入闽,在与本土民族的融合历程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也随之不断地熏陶着古闽越的土著文化,从而诞生了汉文化与闽越遗民文化相结合的“闽文化”。寿山石雕艺术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

郭功森 荔枝洞石 龙凤争艳钮对章

唐、宋两代,寿山石雕得到迅速发展,脂润如玉的寿山石被帝王钦定为宫廷御制礼器的佳材。延至元、明之际,民间利用花乳石治印之风开始流行,寿山石以其天生丽质博得了篆刻家的青睐。艺人们在继承古玺钮饰的基础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寿山石印章钮饰艺术。

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

自清以降,寿山石文化空前昌盛,不但雕刻名师高手辈出,文人雅士们也不惜笔墨赋诗著文,尽态极研,百般推崇,促使寿山石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们赋予寿山以灵性,以神韵,以志趣,以情感。康熙年间高兆、毛奇龄的两篇《观石录》, 从观赏的角度,对寿山石珍品一百四十余枚,逐一加以形容、评价,成为历史上第一篇寿山石专论。开创了研究寿山石的先河。

民国时期龚纶、张宗果和陈子奋的《寿山石谱》、《寿山石考》和《寿山印石小志》三部专著,为后世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潘主兰《甲骨文题寿山石二绝》

二十世纪年代末寿山石诗词文著和专门家的理论研究空前兴旺。在1984年中秋举办的“寿山石诗会”上,钱君陶、应野平、潘主兰、陈秉昌等海内外著名诗人、书画家数十人,咏诗百余首。他们以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寿山石增添了丰姿异彩。人藉石以传,而石又藉文以传,愿文章与金石同寿,永世不朽!

文中图片的作品《榕宝轩艺术馆》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