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一种珍贵的茶叶品种

发表时间: 2023-07-18 10:07

■田东江

张艺谋等策划的大型山水实景系列演出“印象××”,据说有好几出,此前我只在阳朔看过“印象刘三姐”。来到武夷山下,又看了“印象大红袍”。在阳朔,演出实景选取的是漓江;在这里,选取的是大王峰。演出亦开宗明义,展示茶文化。

产于武夷山的大红袍,是中国茶叶的一个著名品种,在武夷岩茶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印象大红袍”既讲了“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也讲了劳作的茶农、制茶工艺、“大红袍”得名等故事。根据剧情,明初一书生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忽然生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寺一个和尚,和尚以茶入药,书生得救后考中状元。为了报恩,书生回到武夷山并将身上红袍披给茶丛,“大红袍”茶于是得名。永乐十七年(1419),明成祖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天心寺茶为“大红袍”。不过有人考证,“大红袍”作为茶名见诸文字,是420年以后的事。郑光祖作于1839年的《一班录·杂述》云:“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随后在游览天心永乐禅寺时看到一块说明牌,书生原来是丁显,也许演出中提到了他的名字,我没留意。《明史》中没有丁显的传,但有迹可循。如《太祖本纪》载,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壬戌,“赐丁显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又,《选举志》载,廷试之后,“擢一甲进士丁显等为翰林院修撰,二甲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梁章钜《归田琐记》“福建鼎甲”条亦云:“有明一代,吾闽登状元者十一人。”其中,洪武年间出了两位,来自建阳的丁显是第一位,也是有明一代福建的第一位。天心永乐禅寺今天的规模不小,还立了块“大红袍祖庭”刻石。

丁显得中状元的过程,史书无载,但民间有说法。《玉堂丛语》云,当年会试,“黄子澄第一,练子宁第二,花纶第三。及殿试,读卷官奏花纶第一,子宁次之,子澄又次之”。时之“黄练花,花练黄”童谣,人们都莫名其妙,至此方知先验的是考试结果。三个人的名次飘忽不定,但都没有丁显的份,而“殿试先一夕,上梦殿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及拆首卷,乃花纶。上以其年少抑之,已而得丁显卷,姓名与梦符,遂擢居第一”。那么丁显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顺便提及,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借口是“清君侧”,要清的就有黄子澄。《明史·黄子澄传》载,建文帝为皇太孙时问过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黄子澄建议削藩,在朱棣眼中这属于“陷害诸王”。

对以大红袍为首的武夷茶,清朝美食家袁枚始而并不喜欢,“嫌其浓苦如饮药”,游览武夷山时“僧道争以茶献”,态度完全变了:“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于是乎,他用比较法给出了评价:“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因此,“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乡人梁章钜对武夷茶更青睐有加,其二游武夷山时,“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竞尚武夷茶”。在茶名四等中,“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则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号称名种者,实仅得小种也。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在茶品四等中,“一曰香……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香、清、甘、活,依次递进。

《归田琐记》另云,“武夷九曲之末为星村,鬻茶者骈集交易于此”,然“多有贩他处所产,学其焙法,以赝充者”,这种以假乱真,“即武夷山下人亦不能辨也”。这就与今天将他处大闸蟹丢进阳澄湖中再捞起来,便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旗号如出一辙。我等此番由谢有顺兄安排,在星村“友茗堂”拜访了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游玉琼。游女士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经理一边亲自泡茶,教我们品味公司各种产品,“老丛水仙”“金佛”“正岩大红袍”“源头肉”以及以其名字命名的“玉琼”等,一边对改革开放之初如何白手起家、“肉桂”的得名等故事娓娓道来。对品茶,梁章钜感叹“吾乡林越亭先生武夷杂诗”之“他时诧朋辈,真饮玉浆回”句,以为“非身到山中,鲜不以为欺人语也”。惜余乃“茶盲”,但觉好喝,无法参透更深层次的奥妙。

此番武夷山之行,还游览了九龙窠景区,以期一睹“大红袍母树”的风采。在景区最深处,但见“大红袍”三字摩崖石刻右手边崖壁上,顽强生存着三棵六株大红袍母树,它们已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市也决定,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以确保其良好生长。此真大红袍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