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石和园林石:中国传统赏石的两大类别

发表时间: 2020-04-27 17:10

2020年,值得关注的头条号,关注东方美学生活。

何 为 供 石 ?

对于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石头,石界普遍冠以“赏石”之名。为了突出赏石大多以奇绝瑰怪的外型与秀特通灵的气质为胜,人们又普遍爱用“奇石”“灵石”这类称呼。中国传统赏石大致可分为文房石和园林石两类。以“供石”为名,是对中国文人书斋赏石从形制、体量到功能、特质的整体关照。

“祥云石”(昆石)

“供石”者,清供之石也,其名大约来自于苏轼诗文中的“石供”一语(如“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虽未明言“供石”,而“以石供”之石,自然就是“供石”了。《说文》说“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陈设,“设也”,一个是“供给”。这两个意思,一个说形式,一个指内涵,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开始都和祭祀活动有关。至于文人在书斋中陈设的石头,其所供养的对象,自然是一颗熔铸万象的文心了。

“三峰伴月”研山(灵璧石)

石 生 古 意

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这是一条中国人赏石的重要原则。如欣赏太湖石,布满孔穴的太湖石,由千秋万代的变化形成,有激流冲刷的,有气化氤氲而成的。它的一个个窍穴,就像瞪着历史之目,注视着人的存在。天地变化,造化抚弄,造出千奇百状的石。中国人欣赏石,打通一条无限的时间通道,所谓浪淘犹见天纹在,一石揽尽太古风。

“云上剑峰”(英石)

(瘿木山子)

“石令人古”,不是“恋旧心理”,“古”不是古代,不是对遥远时代的向往,而是在千年万年的石头中,丈量人的生命价值。中国人玩石,是将生命放到永恒中审视它的价值和意义。李德裕诗云:“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石从宇宙洪荒中传来,裹孕着莽莽的过去。一拳顽石,经千百万年的风霜磨砺,纹痕历历;经千百万年的河水冲激,玲珑嵌空。

“白皱云”(太湖石)

如 何 辨 别 古 石 ?

历代遗存的古石,是文人赏玩之物,品趣高远。然而古石的辨别,很难从书本上学到,只有多看多比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悟出道道。中国存世的古石并不多,市面上又充斥着“做旧”的石头,使古石辨认更不容易。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识别古石:石表(俗称“包浆”)、木座、铭文。

“孔子峰”(石种不详)

01

/

石 表

“襄阳无语”铭研山(英石)

收藏多年的古石石表上会有一种光泽,不同石种会有不同的光泽。当然收藏在室内把玩的古石与在室外栉风沐雨的石头的“包浆”是不同的。胡可敏捐赠上海博物馆的古石,大部分是收藏在室内的,也有几方饱经风霜的古石,如“洞天福地”(图1)与“青州归石”(图2)。从这两方石的石表看出,此二石几百年来历经风吹雨打,石表上有一层厚厚的“干包浆”。所喜的是原配座子与此二石仍“生死相依”在一起。

(图1)

(图2)


02

/

木 座

“卷浪石”(博山文石)

在古石的判别中,木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艺术品不同,木座是供石的一部分。没有木座,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石体就不能独立展现。木作的材质、式样与年份,可以帮我们识别此石的收藏年份、地区以及收藏者的地位及品位。木座永远比石头收藏的年份近,因为木座较易损坏、失落,也可能因后继收藏者的喜好而改换。所以木座给我们对古石的断代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3)

石界常把木座按年份分成明式、清式。或按地区分成苏作、粤式、北方式或京作等。“小神峰”(图3)为一灵璧小峰,色黝黑,光亮如革,形态自如,是一方早期的灵璧石。从石座来看,此石曾在山西逗留。此石木座上刻有两个铜钱图案,与一般江南文人收藏的古石木座上常有的水滴、灵芝或云纹不同。

03

/

铭 文

别有洞天(灵璧石)

石上的铭文也是识别古石的一项依据。当然要区别一些后刻与新刻的铭文。如一方寿山石“五老奇峰”(图4),在石背上有两条铭文。石背上方中部刻有“五老奇峰,汾阳福寿”,右下方刻有“戊辰年仲春”“公树村珍”。根据刻纹的深浅与字体,这二方铭文刻于不同年份。据查,树村是北洋军阀时期人。戊辰年应是1928 年。

(图4)

(图4)局部

另一方灵璧石“柳泉”(图5),此石气势不凡,包浆滋润,黝而有光,庄重大气。底座古朴稳重。石背左下方很端正地刻有隶书“柳泉”二字,从这两个神形兼备的字可看出此君非同一般。

(图5)

供 石 捐 赠

《供石观》作者胡可敏女士,受父亲胡兆康先生的影响,对崇尚自然、饱含东方哲理的供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她有幸在世界各地收藏了一些中国古石。

“御使峰”(英石)

“太秀华”(紫砂山子)

她了解到中国目前存世的古石并不多,所以一直想把这些古石留在中国。最终在上海市文物局与上海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将七十余件古石与仿石清供捐赠上海博物馆。故上海博物馆特为此举办 “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并精心制作相关图录,欢迎各位同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