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一场中国沉香的浪漫邂逅

发表时间: 2020-12-16 19:12


莞香文化博物馆的香道表演。

莞香文化博物馆的香道表演。摄影 / 吴学文

莞香,就是中国的沉香。是东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孕育而生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这缕香脉在莞邑之地袭承不变,骨子里蕴藏的基因始终传统而纯正。

"莞诸物俱不异他邑,惟香奇特。"这是数百年前《东莞县志》中对莞香的一句评语,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是东莞鲜活而独特的记忆标签。


沉香——植物中的钻石

记录明人生活的著作《南华录》中有过如下描写:"那些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似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了香云缭绕中。他们头发上散发着香味,衣服上挂着香囊,洗澡的浴缸里掺着香料,读书时手边也放着个香烟袅袅的熏笼或长柄香炉。"这芳香的主要来源就是堪称"植物中的钻石"的木本香料——沉香。

沉香博览会上正在展示的沉香

沉香是一种树木伤口处的油脂分泌物。这种树木本身并没有香气,只有在受到创伤以后,不断分泌的油脂与侵入的真菌混合,渐渐凝结成香块,只有在温度趋近 38 摄氏度以上时才慢慢逸出香味,焚烧时散发无比奇香。沉香形成的过程复杂而缓慢,一块上好沉香动辄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酝酿,沉香胜酒,越陈越香。

结香状况良好的树木截面图

莞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天然结香的生产制作技艺,这是莞人对自然界认识并付诸实践的突出表现。2014 年莞香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整的沉香需要经历复杂的培育和制作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步骤为采香和理香。


"为有源头活水来"——采香

开香门之后,已经结出香脂的莞香树创面。摄影 / 吴学文

从香苗到香树至少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第一次采香,称作"开香门",是从活树上凿取。采凿的香结根据质地分为"白木香""镰头香"和"牙香"。

正在采香的村民

初开香门的为"白木香",是莞香的最低等级。旧香口凿出来的香结叫"镰头香",这种莞香较为常见,木质花纹少,油脂低,价格比白木香高。"牙香"则产于多年结香的老树的树头,油脂含量高,品质最好,价格也最高。凿下香结后,为防止香结水分流失,增加理香难度,必须马上进入下一道工序"理香"。


"千呼万唤始出来"——理香

制香工人正在理香。摄影 / 吴学文

理香,即剔除白木与杂质,留下香结的过程。理香需要专用的工具,锯刀、铲刀、大小钩丝刀等。理香人依据不同木质和纹理,选用不同理香工具和理香方法。先用刀打木胚,去除香结表层大量的白木和腐木,修出莞香雏形。然后用铲刀去除剩余的贴近香脂的白木。再用大小钩丝刀一点一点钩去掺杂在香结之间的白木后,得到形状各异的上好莞香。整个过程,看上去既像在雕刻又像在清理化石。在此之后,还有数十道精密的制作步骤,经历复杂的雕琢、精心的制作后,一块上乘的沉香才算完成。

在沉香博物馆中展览的上好莞香


香道是比茶道还要久远的雅事,当一片莞香从香炉中袅娜生烟、弥漫化开的时候,眼睛闭了、耳朵关了、嘴巴合了,鼻腔里游走着香,舌尖上停驻着清凉的甜,品香之人得以在极度自由忘我的境界中去感受自然的奇妙力量。让人不禁感叹,好一场"天人合一"的浪漫邂逅!


- END -

文丨庞勉

编辑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东莞》有增减、改动

图书《地道风物·东莞》


本文未署名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