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村发现清代宝藏,现藏于国染馆卓然别院

发表时间: 2018-03-14 09:24

宝石,因其形状神似元宝而得名,又称'砑光石'、"踹布石"、'扇布石'、'踩布石'、'飞雁石'等,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由上爿和下爿两部分组成,各地大小不一,但形状相近,小者五、六百斤,重者千余斤。

元宝石由两部分组成,上爿为一元宝形石片,一般厚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 长约100公分。下爿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爿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碾布作业的情景是"下置磨光石板为承,取五色布卷木轴上,上压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两端,往来施转运之,则布质紧薄而有光"

使用元宝石较早的文字记载见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乃服》:"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芜湖巨店首尚佳石 "

规模大的印染店,都非常喜欢材质好的元宝石,不惜重金购之,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实力和招揽生意。

踹布工是靠出卖劳力度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康熙九年(1693年)一月,苏州"年荒米贵",而踹匠踹染一匹布的工钱是一分一厘,难以糊口以至罢工反抗。

古代石龙的染坊布行用它除了使布平整外,还有一个就是提高棉布的着色力,又通过挤压让色素渗透到棉纤维里。

“元宝石”的功能,其实和今天的熨斗很相似,以前云锦织成后有一道工序,就是在“元宝石”上走一遭后,就会变得平整、有光泽。以前元宝石并不稀奇,只要有染坊在,就有元宝石。

“元宝石”很沉,要几个壮汉才抬得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元宝形石片,下部分则是长方形的垫石,也叫“承石”,又叫砑光底座、染垫,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爿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合。

现在染坊没有了,元宝石也难觅。这次去卓然村开传统染坊,本没有奢望得到这个染坊的镇坊之宝。那天当村支书告诉我在他岳父老屋外找到了,我异常兴奋!马上找人去山上挖。

在一个荒坡边,看到露出一角的石头,用锄头挖出来,实在太重了,几个壮汉也抬不动,最后用吊车才将元宝石连底座一起运回染坊安放。

据说,这块石头是支书岳父的太爷爷的太爷爷的物件,据推算,应该有一百多年,属于清朝的物件。现在一般都只有元宝石,很少有完整的底座。真实得来全不费工夫!

元宝石是这样用的:

放在原乡染坊,洗去泥土,露出真容。我很认真的烧了一炷香。国染馆卓然别院有这一个镇坊之物,真是天赐宝物。

据说有地方欲将元宝石申报文化遗产。

还有说法是曹雪芹受此启发,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形体倒也是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好处,"由此给书中主人公起名"贾(假)宝玉"。

不管怎样,这么大的元宝石在此村发现,起码说明在百年以前,这里是有染坊的。原乡染坊选在这里对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