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玉石市场:这10种石头毫无价值,别上当!

发表时间: 2024-05-04 22:30

这些年,随着玉石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玉石收藏界也出现了很多乱象。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纷纷推出所谓的“新玉种”,声称稀世珍罕,价值连城。

但事实上,这些“新玉种”的真实身份和价值往往大相径庭,有的甚至只是普通的石头或玻璃制品。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揭开这些“新玉种”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的真实一面。


戈壁玉

戈壁玉,这种来自新疆的白玉常被误认为和田玉出售。虽然它的质感光润,但却仅为玛瑙级别,和真正的和田玉没有半点关系。

一些商家将它包装成精品,炒作成了天价,但实际上除了稀缺稀奇好玩的样子外,其实收藏的价值就真的不大了。


太和玉

这个名字给人一种高贵神秘的感觉,但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普通的石英岩,在市场上随处可见。

当初由一群玉石爱好者在四川西昌发现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经过专家鉴定和市场调查,人们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黄龙玉

这种2004年在云南发现的新玉种,成分主要是石英石,所以玉性并不强。在2018年左右,由于新疆籽料价高且匮乏,很多苏工选用黄龙玉加工作品,使其一度声名狼藉。


它的黄色质地虽然细润适合雕刻,但由于玉性不足,时间久了很容易发干开裂,根本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桃花玉

桃花玉则更像是一种噱头。名字听起来如沐春风,仿佛能够观赏到满树盛开的桃花在微风中轻摇。然而,它的学名叫做蔷薇石,主要由石英岩构成,与真正的玉石无任何关联。

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喜好,一些无良的商家会对石英岩进行染色和加工处理,使其呈现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和纹理,但这也无法改变这种石英岩的本质。


马来玉

至于马来玉,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品。它根本不是玉石,而是经过脱玻化处理的玻璃制品,被无良商家宣传成马来西亚产的玉石来骗人。

这种完全的现代工艺品,不是石头,更不是玉,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就算花几十元买来玩玩也不值当。


天青冻

这个名字颇有诗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然而实际上,它只是一种蛇纹石或岫玉而已。

虽然具有独特的天青色调,看上去颇有些许颜值,但由于储量并不稀缺,因此价格也应该相对亲民。一度被炒作得天价的行为,显然与其实际价值严重背离.


独山玉

这可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响当当的大玉种。然而,名声响亮归响亮,制作成的工艺品价格在市场上其实并不高。

因为它的长相和翡翠有些类似,又被称作“南阳翡翠”,所以被很多不懂行的人当成翡翠买走,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香花玉

虽然也被归类为和田玉的一种,但和顶级和田玉相比,差距却不小。首先,它的产量相对较大,稀缺性自然不高。其次,颜色虽丰富但大多偏向暗沉,缺乏层次感。

再者,其石性较强,更接近普通石头,玉石特征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这种被誉为“梦幻般的浓艳色彩”的玉石,其实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岫岩玉

同样贵为四大名玉之一的岫岩玉,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产量实在太大,普遍品质又不算顶级,因此也不能“物以稀为贵”。

据说,中国最早期开发的玉石就是它。近年来有不少冰种岫岩玉出现,吸引了部分玩家,但其实价值并不高,不知是否会遭到资本炒作。


金丝玉

这种产自新疆戈壁的玉石,被誉为近年“明星玉种”。它红白黄相间的色彩组合和通透的质地而备受追捧,在市场上价格曾一度被炒得极高。

然而,金丝玉的本质只是石英岩玉,缺乏真正的稀缺性和顶级玉石的品质,其高昂的价格显然是被人为炒作的结果。


结语

许多所谓的“新玉种”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实际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对一些普通的石头或玻璃制品进行包装炒作,编造一个个虚假的“新玉种”故事,误导消费者曲解真相。

因此,广大的玉石爱好者,在选购玉石时务必谨慎辨别,多做调查和了解,切不可被商家的噱头所迷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