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天珠:一颗价值破亿?为何古代人造珠宝更显珍贵?

发表时间: 2023-11-15 09:46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科普10克

编辑丨科普10克

前言

“世间仅存两颗九眼天珠,一颗在李连杰手上,另一颗在释迦牟尼的佛像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最低也是1个亿。”

天珠火得莫名其妙,在文玩界掀起了一波热潮,然后没过多久,好像人人都能买得起了。

那么,这天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它的价格天差地别,有的价值千万,有的却是地边摊上随处可见?

天珠

天珠,一种桶状的球体宝石,最初产自我国西藏等地,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3000-5000年前,古人称它为“瑟珠”,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称为“天珠”。

天珠本是藏传佛教“七宝”之一,代表着吉祥与智慧,它表面布满天然纹路,图案近似眼睛,故又称“天眼珠”。

20世纪80年代,台湾出现大规模仿制天珠,并使其走红大众市场,商人给它包装上神秘的宗教属性,编造传说故事,成功吸引了收藏者的关注。

按照纹路“眼数”的多少,可分为一眼至九眼等级,九眼天珠最为稀有珍贵,一些宣传的效果让人们逐渐相信,佩戴天珠能获得菩萨的庇佑,九眼天珠尤其灵验,能保平安顺遂。

天珠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它的形状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球体,蕴含着对完满和圆融的追求,表面的天然纹路,又如同一双睁开的明眸,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对藏族人民来说,天珠是大自然馈赠的吉祥物,更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用天珠制作的珠串、项链等饰品,常见于藏人的衣饰装扮中。

演员李连杰购买天珠的传闻也为天珠热拉开了序幕,传说李连杰2004年在印尼遭遇海啸,他和家人幸存,并认为是随身佩戴的天珠发挥了保佑作用。

此后李连杰迷信上了天珠,后来以2000万高价购得一颗九眼天珠,这些故事像病毒般传播,导致富人争相追捧天珠,天珠价格一度炒到数千万之谈。

随后各地赶上天珠热,造假产品泛滥,即使许多都是劣质品,但商家依然以“新老之分,无真假别”为噱头继续销售

天珠迅速成为收藏投资和信仰象征,价格水涨船高,寺庙中的珍稀老品天珠更是令人趋之若鹜,有人愿出巨资收购,一时间,天珠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文玩之一。

尽管存在造假乱象,人们对天珠的兴趣未曾消退,它那独特的形状与图案,仍吸引着对历史文化和美学情有独钟的人。

或许正因其背后的宗教意义和传说故事,天珠得以在历经沧桑后依然闪烁着独特的魅力。

那么,这一款小小的物件究竟源自哪里?

天珠的神秘

天珠,这种美丽的自然饰品,自古以来便充满神秘色彩,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

有传天上神仙随意抛洒,散落人间,有传高山之巅化石虫子,蒙尘成玉,这些传说赋予天珠以灵性,使它成为人向往的圣物。

关于天珠的来历,还有其他传说,一种传说称,天珠原本是海中产物,后被渔夫打捞上岸。

这些“海珠”色泽鲜艳,通体透明,十分美丽,渔夫们便将它们带回村中,赠予自己心爱的姑娘。

另一种传说则说,天珠是承载星光的物质化身,每当夜幕降临,天珠就会吸收月华和星辉,蕴藏巨大能量,白天,它便会慢慢释放这能量,给佩戴者带来好运。

除了这些虚构的传说,也有人根据科学研究,推断天珠的实际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天珠其实是古生物遗骸经过长期地质变化,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化石。

它们保留了生物身上的神经纹路、血管痕迹,呈现出独特的色彩花纹,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天珠是珊瑚、贝壳等海洋生物遗体,在沉积岩层的压缩作用下生成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天珠的自然构成都令人惊叹。

天珠中最让人梦寐以求的,当属出土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象雄国天珠,象雄国存在于4000多年前,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古代联盟

它与周边各国频繁往来,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它的主要宗教是苯教,天珠便是苯教的圣物之一,后来,天珠成为藏传佛教七宝之一,深受高僧喜爱。

据史书记载,象雄国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人口高达千万以上,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铸造业、制陶业、冶炼业、纺织业,还有自己的文字。

在与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中,象雄以金银制品和丝绸著称,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往往配饰以象雄出产的上等天珠,更添价值。

根据古籍记载,象雄天珠不仅有文化价值,还具备药效,数十种药方都需要它入药,由于身份特殊、价值巨大,真品象雄天珠备受关注,也招来假货泛滥。

为应对市场检验,造假者不断提高工艺,几近乎古法制作,他们用现代工具仿制出毛坯,打磨抛光,用染料绘花,烧焙处理,最后孔穿佩戴。

这样的作假非常考究,但利润微薄,已不如卖馒头。

天珠从山野传说到象雄古国,历经沧桑,仍闪烁神秘光芒,它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远远超过其材质。

那么,市场上的天珠,为何古人制作的价值更高呢?

为何古代天珠就更值钱?

现存最早的天珠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时期,当时的印度人将草药汁液绘在石头上,制成带有眼图腾的装饰品,以祈求福祉

这种简单的石制 “天珠”流传到了2000多年前的藏区,才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些藏区出土的古代天珠,经过上千年的岁月洗礼,沉睡在地下,发生了独特的次生变化。

这种只有在古代天珠上才能见到的变化,成为它与现代仿制天珠最大的区别,正如同古董字画与赝品之间的本质差异,这种历史的沉淀给古代天珠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2013-2014年,在新疆一个2400-2600年前的古墓出土了7颗天珠,专家用180倍显微镜观察,确认它们身上存在只有长期埋藏才能形成的“受沁”现象。

这些来自上古时期的天珠,就像字画中的宋元古董,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正因如此,即便现代仿制天珠工艺做得多么逼真,也无法与这些久远的古董天珠相提并论。

更为关键的是,古人的技术已经失传,而根据专家研究,古代天珠的制作工艺要比现代复杂的多,原料是古人从矿石中开采,再通过反复研磨制成

制作过程中,藏族喇嘛需要一边念诵经文,一边用特殊工艺雕绘花纹、嵌入“眼”、镶蚀面料,这样的天珠还要经过开光、加持、供奉等过程,才能最终完成。

传说这样制作的天珠才具有“法力”,能保佑佩戴者,所以深受藏民推崇。

整个制作过程类似于一种祭祀仪式,富含浓厚的宗教色彩,手工制作一个天珠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过程复杂且神秘。

而与古人的认真,现代天珠的制作工艺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打磨机和染色溶液,缺乏古代天珠那种复杂的加工手续和文化内涵,很难与其相提并论。

根据文献记载,最初制作天珠使用的是一种叫“法螺化石”的珍稀材料,这种材料用罄之后,古人才转为使用玛瑙、玉髓等天然矿石,这些天然材料遴选考究,很难大量获取。

然而现在的天珠原料已经转为普通玛瑙或其他泛滥的石材,失去了古代天珠的稀缺性与罕见度。

其实,古代很多文玩器物之所以价值连城,与其选材的珍贵程度是分不开的,比如古代的玉器、黄花梨木器等,都使用了当时稀缺、现今更是难寻的珍稀物料。

所以,古代天珠的稀世材质,也成为其能卖到天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天珠中,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那一个呢?

鉴别天珠真伪的方法

首要的要去注意观察,先从外观特征判断,真品天珠表面光滑,有细腻的油脂光泽,图案线条流畅自然,局部不会过于凸起。假货表面粗糙,线条刻板,着色不均。

而由于天珠的主要原料是玛瑙,硬度在7-8.5之间,而一些再造材料如和田玉和蛇纹石的硬度明显偏软,只有6左右,所以硬度也可以作为一个鉴别的条件。

有一个细节就是,真品天珠磁场约在13伏特,而一些替代材料的磁场强度达不到这个标准。

要用肉眼和放大镜仔细检查天珠表面,真品天珠的花纹边缘不会过分清晰,往往有些模糊,如果纹路分明、花边尖锐,多半是现代仿制品。

在细细检视天珠表面的小孔时,真品天珠小孔内应呈白色,而假冒品的小孔内常为深黑,最后,可以用激光笔检查透光性,真品中间不透明,两端透明,假货中部却能透过光线。

若不考虑对天珠的损害,还做简单的化学实验来做更精准的鉴别,用稀释的盐酸滴在表面,真品不起反应或轻微冒泡,假货会明显起泡。

也可以用UV紫外线检测,真品在紫外线下会略现淡紫红荧光,而假货不会。

还有很多方法就比较粗糙,比如检查天珠的质量平衡,真品较轻,质量分布均匀,假货质量集中于底部,顶部轻。

观察表面的切面,真品切面呈玻璃状透亮,假货表面不透明。

在挑选时,还要留意商家的销售伎俩,部分不法商贩会宣称自己出售的天珠具有极高投资价值,承诺几年后高价回购。

这样的“文玩理财”讲究风险极大,属于投机行为,切不可轻信,也有商家声称天珠花纹天然形成,实为人工镶蚀,对各类诱导性言语须保持足够警惕。

最后,与行家朋友一同购买可大大减少风险,由于文玩行业门槛不高,建议邀请专家助手,或者相互介绍共同购入真品,千万不要单独购买,朋友之间也要注意,不要互相陷害。

判断天珠真伪需要全方位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开骗局,选购到优质的天珠。

结语

物以稀为贵,即使年代再过久远,即使它的外表如何的华丽,真正决定一件收藏品价值的还是它的珍惜程度

珍贵的天珠就不是普通人接触得到的,而一般的天珠又过于泛滥,难以区分。

整体来说,天珠这一行的水太深,普通人把它们当成纪念品来看待就好,为此花心血和大量金钱实在不值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