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的珍稀价值:为何无人尝试种植?

发表时间: 2021-10-09 11:00

关于金丝楠木,明朝著名的随笔札记《五杂俎》里有过曾记载过一次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将一块猪肉放入金丝楠木碗中然后盖上闷几天,看看这木头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以防腐。然而实验的结果让人叹为观止,原文是:

“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其实这就涉及了木料的特性,此木耐腐蚀,防虫蚁,能达到“水不能浸,蚁不能穴”的地步。此外木料不易变形,气味香,且纹理丰富多变,又美观大方,是古代四大名木之首。

如此多的优点聚集一身,这也是金丝楠火爆了千百年的原因。

不过别看它的优点多多,但性子太懒,它的生长速度太慢,通常一个小树苗要熬死了几代人才能成材。

除此之外,金丝楠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四川地区。

但我们都知道,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太难,李白就曾感叹“难于上青天”。诸葛亮多次北伐,也基本都是败于蜀道运粮的难处。

试想,一根成材的金丝楠少说也有20多米,运输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才有了《明史》中“一根楠木一条命”的说法。

我们看,一方面是极高的价值,一方面是生长周期太长,再加上运输的难度,才让金丝楠逐渐成为了稀缺的材料,有一寸楠木一寸金的说法。

到了后来更是被皇家垄断,成为了帝王专用,寻常人,甚至是国之重臣都不能使用。

就拿和珅来说,他的死罪之一就是擅自使用金丝楠。

不过随着木料的极度缺乏,到清朝中后期时已经到了无木可用的地步,为此许多清朝皇帝挖空心思去寻找,甚至乾隆还盗取前朝皇陵。

因为到了乾隆的年代,此木已经极度缺乏,但为了建造皇陵,以及为自己打造棺椁,他无奈之下就跑到了明十三陵中去挖。

不过乾隆是个聪明人,挖前朝皇陵搞不好清朝都会倾覆。

为此乾隆美其名曰修缮前朝皇陵,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将木材运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运出的各类木材有几百件,其中金丝楠就有200余件。

不过尽管乾隆对自己的行为作了粉饰,但没有不通风的墙,当事情传出之后,引来了民间的一片骂声,为此民间还编成童瑶来讽刺乾隆的做法。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乾隆,在清朝之前,尤其是明朝时期,过度地使用金丝楠,导致了木材突然出现了极度地紧缺。

按照《明史》的记载,明朝两次建都,且都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尤其是朱棣迁都京城之后修建的紫禁城,规模之大直到如今我们仍可窥见一二。

要知道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多间,就算不是所有房间都用此木,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更何况之前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修建宫殿的用度,以及明十三陵中所用的木料,那加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也正因如此,乾隆没办法只能去陵墓中去挖,总不能把紫禁城给拆了吧。

都说明朝皇帝会享受,从使用金丝楠这一点来看,就不是虚言假语。

不过有一个疑问,既然此木如此贵重,那么为什么人们不大范围地种植,就算是长得太慢,只要长久持续的种植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其实不是不种,而是没办法种。

前面说过,金丝楠只适合在四川等地生长,加上想要让树木成材,要熬死几代人,我们且算成3代人,这3代人守着树木如何生活?即便是有生活的门道,又如何保护这些木材。

要知道四川等地山高皇帝远,山匪强盗四处横行,即便是官府出面缉拿,但面对巨大的利润,铤而走险去偷伐也是常事。

盗伐之后也不愁运送,因为他们又不是建造宫殿,他们只需要制作成一些小物件即可,比如碗、筷子或者摆件等。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不是所有的树木都能成为上品,就按纹理来说就分为5个级别,其中有龙胆纹、龙鳞纹以及玫瑰纹等纹路的木材才算珍品,才能进献到皇宫。

我们看,在苛刻的地域限制,极长的生长周期,以及严格的纹理级别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下,也就没人愿意去种了。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