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传统工艺品的精髓

发表时间: 2021-10-26 12:36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沿革

起源

潮州金漆木雕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各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诞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400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传承发扬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以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由于保存的困难,现今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

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是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

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政府的腐败,国力的衰退,外强的侵略,民不潦生,木雕艺术从此衰落,艺人名家也只能沦为匠人糊口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间工艺得到了保护及挖掘,木雕也重新焕发出生命,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大师。他们的作品,工艺精湛,秉承传统,立意深远,讴歌时代,体现了大师们立足传统,锐意创新,直抒重获新生的胸怀和报效国家,知遇之恩的深情。

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国富民强,党和国家对民间工艺的大力扶持,唤起了民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与追求。逢此盛世,民间工艺美术有了新的飞跃,木雕艺术也不例外。面对实际情况,在全国工艺品展出中,优秀作品的作者年龄偏大,年轻作者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怎样能够激发年轻人对制作民间工艺的兴趣,怎样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不使民间美术事业后继无人,这是进行正常艺术创作以外所尝试研究的工作。如何有效地保护民间艺术,延继民间传统文化已成为政府、学者及艺术家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作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其个人应当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以其影响力做好传帮带。 可以改变一下以往的传承形式,民间工艺多以家庭个体制作经营,在经济来源、作品销售等方面都尚无很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继续、延续、继承和发展上困难和问题更多。如果没有很合适、理想的家族继承人,社会又没有关注和给予支持,很多民间艺术珍品可能会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断代现象。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进行文化抢救,使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和艺术形式得以保护。但所遇到的困难则是,由于机器制造业的高度发展,越来越挤压费工时的手工操作。如一件简单的木雕,花上几天时间是很普通的事,而用机器只需数十分钟。同样一件作品,由于成本、价格差异太大,致使手工制作的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其次,正因为利润空间挤占了民间手工艺品的生存空间,在低成本的逼迫下,粗制滥造的手工木雕品比比皆是。

手工木雕渐渐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场中站住脚,就必须拿出无法大量机械制造的优秀艺术作品,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艺。但掌握全面扎实的技能决非一日之功,众多艺术大师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让自己的手艺能传下去,发扬光大,但是对民间工艺感兴趣的年青人不多。无论哪一种工艺门类,都要求作者对工艺事业本身很热爱,要专心,肯动脑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的诱惑。在社会上定期的举办作品展,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艺术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由喜爱到向往,并投身其中,逐渐深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多多关心艺术家,特别是中青年艺人,使他们能够安心搞艺术创作,不为生活而奔波。在媒体中多报导宣传成功艺术家的事迹,使年轻人懂得从事艺术最终会带来莫大的荣誉,是一件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很好的事业。在个人带徒的同时,把木雕艺术纳入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科研,在讲坛上言传身教,这已是新时期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和长远。木雕工艺品是人们喜爱、收藏的艺术品类之一

纯手工木雕公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它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统一在形形色色的木雕中,充分展现出其中蕴藏的由环保材质和工艺创造出的立体之美与手艺之巧。据专家介绍,木雕可以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

而工艺木雕又可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观赏性是指陈列、摆设在桌台、几、案、架之上的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它是利用立体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刻而成,比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实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如宫灯、镜框、笔架、笔筒、首饰盒、储蓄罐以及家具雕刻等。

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巧妙、内涵深刻、能反映作者审美观和艺术技巧的作品,充分体现出木雕艺术的趣味和环保的材质美。艺术木雕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装潢、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根雕。

欣赏

圆雕就是仿真实动物雕刻,又称立体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

纯手工木雕 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刻,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从前后左右上中下进行雕刻的。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做的。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是以龙眼树(即桂

手工木雕十二生肖圆树)的树干,特别是根部为材料,其虬根疤节,姿态万端,是木雕良材。龙眼木雕的投资价值在于它以天然逼真取胜,以人物为主,也有鸟兽花果,木材经磨光打蜡,近似红木,显得古朴、稳重、大方、精美。

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用樟木雕刻,上漆贴金,特点是金碧辉煌,工艺秀美,以浮雕、通花透雕和立体通雕为表现形式,透雕经络通畅,层次丰富,刻工细腻,立体感强。金漆木雕工艺流传至今,其当代作品多次获国际大奖。

湘南木雕有一种大巧若拙的风格,具有投资价值。

莆田透雕工艺

透雕工艺是莆田原创的雕刻技艺,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

手工木雕雄狮件"贴金透雕花灯"和"浮雕花窗"等等,无不佐证了莆田木雕的传统工艺魅力。明末清初至民国期间,莆田木雕多采用本地盛产的龙眼木。雕成各种武将、仕女或神像、古玩,辅以老漆涂饰,使作品更显色泽深沉。名匠朱榜首、黄丹桂、陈仙阁等人配合著名画师刘荣麟等,揉入国画大师李耕的人物画意韵,形成以莆式武将造型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迄今在江口镇园下村关帝庙等寺庙,梧塘镇九峰村方氏九间厢等老民居都留下了许多供后人观赏的人物及建筑装饰木雕,这些以圆、透、浮雕相结合的传世杰作,都是莆田木雕艺术的瑰宝。

闽中民间工艺

闽中民间木雕分为龙眼木雕、黄杨木雕、金木雕三大类

木雕老虎。龙眼木雕作品古朴大方、粗犷别致、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黄杨木雕风格细腻逼真,传神洗练。金木雕多为制作金碧辉煌的佛像作品雕。主要流行区有莆田、福州等十几个县市。莆田民间木雕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用于建筑装饰、佛像制作和刻书等方面。末代刻书艺人陈振孙刻有蔡襄的《荔枝谱》,《开元天宝遗事》以及《通考经籍》等,流传至今。宋代马远所绘的"关羽像"经当时名手所雕,至今由保存在莆田城厢南门外万寿庵内。宋末元初,艺人林恢,林奕的"梅妃江采苹"、"陈大龙大师抗金死难"等木雕作品精细绝伦。元代以后,木雕作品发展到欣赏品、家具和玩具等方面。及至明清时期木雕艺术又有了更大发展。莆田名匠廖明山善于在寸许材料上刻出多层镂雕人物,花卉草虫等精细作品,其孙廖熙等五兄弟均是雕刻高手,廖熙木雕作品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福州民间木雕始于建筑装饰和佛像。相传清代乾隆年间,长乐一位孔姓艺人擅长树根雕刻,所雕作品别具一格,引得众艺人争相效仿。由此,木雕艺术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圆雕工艺品。以艺人陈天赐为代表约大坂村派,主要雕刻弥勒佛、十八罗汉、八仙、观音、仙女、仕女、动物等;以艺人柯庆元为代表的象园村派,则擅长创作花鸟鱼虫、果盘、或是踏水车、划龙舟等活动场面的作品;以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派,主要擅长雕刻图案花纹,以及和漆器相结合的浮雕花鸟作品。而艺人阮宝光为代表创作的树根雕刻作品则是福州木雕的独特品种。

步骤

1、通常要先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

2、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凿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 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

3、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

4、打磨: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5、着色上光:用一支硬毛刷、一支小硬毛笔、一只调色缸。着色的颜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油画的丙烯颜料不宜使用。

木雕着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颜料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有些木纹通过着色更加清晰。所以在调配颜色时不宜过厚,颜料与水的比例是30:1,要适当的稀薄,呈透明状。这样即使多上几遍,木质也不会被覆盖住,如果颜色调配得当,上色的刷笔含水量不宜过多,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有些深凹处积淀颜色易产生不均匀的效果。

着色不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上色时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马上擦光。一定要等干了(约12小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使劲擦拭直至产生均匀的光泽,达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当我们雕完了一件作品,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诞生,会有一种成功和收获的快感,细细品味似经历一次死与生的过程,这便是创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需多雕多练,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