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珍品鉴赏,600年文脉传承

发表时间: 2023-12-28 11:02

近600年来,紫砂能够获得长远发展,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能够成为当代器物标王,究其核心原因,在于文人的介入。

明末四公子之一宜兴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中有这样的记载:

「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彷佛大彬万一矣」。

供春是“学宪吴颐山”的伴读书童,与吴颐山共游书海,同论古今,其学识、其底蕴、其风骨、其品味都达到相当境界,所以是他开紫砂壶先河。

成就:紫砂壶祖

明代时大彬经常与书画大家董其昌、陈继儒等文士品茶论壶,受到他们的影响,革新紫砂制壶工艺。时大彬新制的小壶端的是素面无华,风骨冷峻,甚合文人心意。小巧的紫砂壶变成了玲珑剔透的掌上珍玩,其身价也直线飚升。一改粗笨的器型为雅致可随身的小型器,完成了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飞跃。

成就:紫砂制作工艺革新者 拍卖成交2000万

以文人为师友,陈鸣远长期与如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雅士亦师亦友。使其文化素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极大的拓展了紫砂的器型与品类,开启了紫砂文人壶时代。

这其中对陈鸣远影响最大是清代官员、书法家,他与鸣远。杨中讷以自己在书画方面的修养与见解,影响陈鸣远的创作。

成就:第一个将诗画镌刻在紫砂壶上,拍卖价3000万。

陈曼生为“西泠八家”之一,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他独创紫砂壶设计理念,并亲自指导壶艺家杨彭年制壶,创建了紫砂壶新造型,成为时代典范。

成就:曼生十八式成为后世经典,陈曼生紫砂壶成交价超过他的书画。

顾景舟深信:有没有文化积累,是民间艺人与真正大家最重要的区别。顾景舟重视这个渊源,并为之努力了一生。特别是他20岁赴上海从事仿古壶时期,是顾景舟制壶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有幸接触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并与吴湖帆、傅抱石等书画名家处虚心受教,让自己身上逐渐具备了文人气息。在建国后的紫砂七老时代,顾景舟因其文人气入壶,他成为了最闪耀的紫砂大师,更是成为了中国文人紫砂壶的绝唱。

成就:中国最后的文人壶大师,9200万,当代器物类拍卖标王。

后顾景舟时代,文脉中断,徒子徒孙都在吃老祖宗的旧饭,都在技艺上下功夫,却忘记了将时代的文脉、理念与紫砂壶结合,直到紫砂贵族的出现。

紫砂贵族以国际视角为出发点,讲国家化的艺术与紫砂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紫砂壶。它是中管院工美中心的一号艺术课题,入藏了中国紫砂博物馆成为了准文物,它就是当代艺术壶王【紫砂贵族】

它引领了这个时代,称为英国皇室的重要收藏与达芬奇、毕加索的作品共入世界艺术史。使紫砂从中国艺术真正成为了世界艺术。